朝从城上哭,长城与云齐。
暮从城下哭,长城化为泥。
呜呼城已崩兮犹可筑,夫君死兮身可赎。
妾宁化鱼淄水底,立庙祀君君血食。
朝从城上哭,长城与云齐。
暮从城下哭,长城化为泥。
呜呼城已崩兮犹可筑,夫君死兮身可赎。
妾宁化鱼淄水底,立庙祀君君血食。
这首明代诗人刘炳的《崩城操》以深沉悲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战乱中城墙崩溃的场景。首句“朝从城上哭,长城与云齐”,通过早晨在城墙上哭泣,暗示了战争的惨烈和长城的雄伟,也隐含着对国家边防的忧虑。接着,“暮从城下哭,长城化为泥”描述了傍晚时分城墙的毁灭,象征着抵抗力量的瓦解和希望的破灭。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呜呼城已崩兮犹可筑,夫君死兮身可赎。”他痛惜城墙虽毁但仍有修复可能,然而亲人的生命却无法挽回,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和对生者的无尽悲痛。最后两句,“妾宁化鱼淄水底,立庙祀君君血食”,诗人宁愿化身为鱼,沉入冰冷的水中,也要在水底建立庙宇,供奉亡者,表达对爱情的坚贞和对亡魂的永久纪念。
整体来看,《崩城操》是一首以战争为背景,抒发个人哀思与忠诚情感的挽歌,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高侯胸中渭川之千亩,家居房山未必有如何。
文章政事之暇日,能为此君图不朽。
想当飞墨时,苍龙投砚池。
山雨急洗琅玕节,海月静照珊瑚枝。
自侯骑箕上天去,浮世茫茫水东注。
千秋万古房山云,载拜为侯赋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