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至济源府先寄姜明府》
《将至济源府先寄姜明府》全文
宋 / 刘季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识君风概有三堂,别后频惊鬓有霜。

经耳万端人事近,动心千里客途长。

读书学剑全相误,临水登山独未忘。

路入济源牵赋咏,此行真发鄙夫狂。

(0)
鉴赏

这首宋朝刘季孙所作的《将至济源府先寄姜明府》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即将到达济源府前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

首联“识君风概有三堂,别后频惊鬓有霜”,诗人回忆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催人老。这里“三堂”可能寓指多次会面或深厚的情谊,而“鬓有霜”则形象地描绘出岁月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颔联“经耳万端人事近,动心千里客途长”,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旅途遥远的感慨。无论是身边发生的小事还是远方的牵挂,都让人心绪难平。这句中的“万端人事”和“千里客途”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情感的广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颈联“读书学剑全相误,临水登山独未忘”,诗人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选择,或许在读书与习武之间有所迷茫,但面对自然美景时的那份纯粹与热爱却始终未曾改变。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之美的永恒魅力以及个人情感的真挚。

尾联“路入济源牵赋咏,此行真发鄙夫狂”,诗人即将踏入济源府,心中涌起创作的冲动,仿佛要借此表达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赋咏”不仅指诗歌创作,也暗含着诗人对新旅程的兴奋与憧憬,“鄙夫狂”则以自谦之词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旅程的热烈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间、自然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刘季孙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祥符(今河南开封)   生辰:1033~1092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宋仁宗嘉祐年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
猜你喜欢

东园诗寄兴化吴从道

溪流抱玦园亭里,三面栏干压清泚。

养花种竹今几年,红红绿绿皆风烟。

黑头主人富文墨,隙地营园喜留客。

去年香雾摇东风,藉花一醉君见容。

翡翠拂衣蝶窥酒,归时檐牙挂星斗。

有物系足寒前盟,徙倚东风空复情。

歌前酒所何限意,黄鹂应说鸥应记。

一春不风即蜚雨,曾奉亲舆赏花否。

向来券游付梦云,向来券负今偿君。

濡毫却叹无好语,说似能诗叶明府。

(0)

郝泽民主簿赠诗次韵二首·其一

夫君糠秕视钱神,诗逼黄初论借秦。

义槩咸推天下士,簿曹聊见宰官身。

茶香延客自不饱,书币踵门谁可人。

从古功名多晚节,相逢双鬓未妨新。

(0)

送臧汝舟楚州秋试

羡杀君家有两方,阿戎材干更昂藏。

久知笔力能扛鼎,此去贤书定探囊。

邻近玉渊尝借润,眼中珠树看争芳。

旧陪众俊工飞动,老气因君尚激昂。

(0)

次韵张司户·其二

他日犹能说宦游,老禁多病厌漂流。

近临西蜀窥鲛室,旧傍东溟看蜃楼。

归计已嗟霜蟹晚,吟声闲伴候虫秋。

尘冠径欲留神武,万顷苍茫漾白鸥。

(0)

题潘德久侍儿扇

袜尘去眼恨成堆,赋客当年浪费才。

何似天风吹雾鬓,乘鸾新自月边回。

(0)

程言聚散有感次前韵·其四

步趁游人欢意长,谁交莺燕强雌黄。

凭栏凝伫多佳丽,底羡簪花醉洛阳。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