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陆橘东坡传,夔子黄柑老杜诗。
楚越相望五千里,西州滋味独浓知。
萧山陆橘东坡传,夔子黄柑老杜诗。
楚越相望五千里,西州滋味独浓知。
这首诗《食柑》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不同地域柑橘的描述,巧妙地表达了对柑橘独特风味的赞美与向往。
“萧山陆橘东坡传”,开篇即以萧山的陆橘与苏东坡的名言相联系,暗示了陆橘的品质之高,以及它在文人墨客中的声誉。这里不仅提到了地方特色,还暗含了历史文化的传承。
“夔子黄柑老杜诗”,接着将目光转向夔州(今重庆奉节)的黄柑,并引用了杜甫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黄柑的珍贵与历史地位。通过引用古代诗人的作品,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了柑橘在文学艺术中的重要角色。
“楚越相望五千里”,接下来的一句,以广阔的地理视角,描绘了从楚地到越地的距离,强调了柑橘产地的广泛分布。这种跨越千里的描述,不仅体现了柑橘的地理分布特点,也寓意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和向往。
“西州滋味独浓知”,最后,诗人点明主题,直接赞美了西州(此处可能指某一特定地区或泛指柑橘生长的西部地区)的柑橘味道最为浓郁、独特。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西州柑橘风味的深深喜爱与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柑橘,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和地理描述,既展现了柑橘的地域特色,又表达了对美食的独特品味和文化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文化底蕴的佳作。
璎珞珠垂缕。
看花冠、端容丽服,补陀岩主。
只坐尘缘蹉一念,朱紫丛中得度。
人世福、夫人兼五。
银鹿诸孙来定省,对金屏、绣幕辉云母。
人顶礼,柳行路。
所居地名柳行。
朝朝口诵琅函句。
觉从来、寿人福善,老夭无误。
消得天恩封福国,锦诰鸾翔凤舞。
听来岁、日边佳语。
上殿肩舆帘蹙绣,遣佳儿、扶掖天应许。
笑陈媪,三题柱。
有陈夫人者,
曾侍螭头立。
吐危言、婴鳞编虎,扶持熬极。
谁炼精金铸刚卯,气节毅然镇国。
肯顾恋、眼前官职。
碧水丹山持翠节,这幅星、特为吾闽出。
发义廪,无难色。
如今世道难扶植。
直远他、温公德量,魏公风力。
此事又关宗社福,仍系苍生休戚。
且称寿、公生人日。
炼得内丹成熟后,看河车、常运方瞳碧。
五百岁,作良弼。
明日元宵,蔼佳气、清凉金粟。
人道是、史君寿母,宴瑶池曲。
九十春来萱草茂,三千年后蟠桃熟。
看鳌头、名字未多时,分符竹。
熏宝篆,张银烛。
佳庆事,人人祝。
况平反阴德,在长生箓。
最喜芸香怀玉燕,安排锦帐骑银鹿。
待雕轩、文驷上堤沙,如天福。
层台云外,阅古今、多少兴衰成败。
老木千章,若个是、南国甘棠遗爱。
群籁号风,繁阴蔽日,有此清凉界。
宾朋在坐,朗然心目明快。
更向会景亭前,登高吊古,此景何人会。
岁岁春来春又去,独有灵台春在。
早稻炊香,晚禾摇穗,管取三登泰。
酿成春酒,把杯行乐须再。
见山堂上,画帘卷、犹是清和天气。
绿永江莲,雅称得、瑶丘冰壶标致,名在丹台,籍通紫府,游戏人间世。
三洪华阀,自应生此人瑞。
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
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
管取来年,雪罗风葛,荣被君恩赐。
黑头公相,直须眉寿千岁。
橙黄橘绿佳期,诘朝又报阳来复。
笼葱瑞气,天教蟠绕,名门乔木。
上界仙人,来游西塾,骖鸾跨鹤。
有如椽彩笔,笺天万字,□呈了、琅玕腹。
不愿班行鸣玉。
问君王、再分符竹。
棣华辉映,庭萱春好,举杯相属。
伯氏乘轺,诸公须又,安排除目。
这堆床牙笏,人人道是,太夫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