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踏得要亭,先写得要诗。
识赏无远近,渺然西江涯。
薰风入山水,佳趣罔不宜。
想见昏旦候,云鸟日参差。
主人应飘洒,何时同酒卮。
三叹玉局仙,为我先及兹。
未踏得要亭,先写得要诗。
识赏无远近,渺然西江涯。
薰风入山水,佳趣罔不宜。
想见昏旦候,云鸟日参差。
主人应飘洒,何时同酒卮。
三叹玉局仙,为我先及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寄题熊氏得要亭》。诗中描绘了对一座名为“得要亭”的亭子的想象与期待。诗人并未亲临此亭,却已先在心中构思了亭子的诗篇,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首句“未踏得要亭,先写得要诗”表达了诗人对亭子的憧憬与预想,即使还未亲眼见到亭子,心中已有了关于它的诗作。接着,“识赏无远近,渺然西江涯”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欣赏超越了空间的距离,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仿佛与西江的尽头相连。
“薰风入山水,佳趣罔不宜”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微风(薰风)与山水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氛围,佳趣无穷。诗人进一步想象亭子周围的环境,无论是黄昏还是清晨,云彩与飞鸟的活动都充满了变化与生机,展现出时间流转中的动态美。
“想见昏旦候,云鸟日参差”通过描述云彩与飞鸟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最后,“主人应飘洒,何时同酒卮”表达了诗人对与亭主人相聚畅饮的渴望,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亲临此地,与主人共享美酒,共赏美景。这不仅是一种对友情的向往,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叹玉局仙,为我先及兹”则是诗人对“玉局仙”这一形象的赞叹,认为这位仙人已经提前享受到了亭子带来的美好,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羡慕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长安十六夜如洗,千门万户烟花里。
闺中少妇夜出游,陌上行人忽成市。
粲粲珠钿映月来,翩翩翠袖抟风起。
风前月下逞娇姿,爱惜春花能几时。
无那蓂荃先落荚,只愁杨柳渐飞丝。
游丝飞入黄金地,扑牖穿帘果何意。
凤甸常悬祷雪忧,鳌山久罢观灯戏。
灯光却照五侯家,列炬然膏满绛纱。
岂谓铺金能作埒,亦知剪綵易为花。
银花火树开佳节,遂令观者相环列。
霍氏门墙有后尘,魏其池馆空前辙。
凄凉往事已为陈,恨杀怀春似玉人。
莫贱兰房今夜女,故多椒掖旧时亲。
明珰尽结琼瑶丽,袨服争看锦绣新。
襦曳?时香散霭,袜移莲处暗生尘。
香尘冉冉随芳步,共道非烟亦非雾。
驰目还怜梁下期,冶容又为桑间误。
闉阇今已羡如云,夙夜谁当畏行露。
铁锁遥开天上桥,渐台何必待符招。
二南倘被翘薪化,四海应回广髻谣。
《长安十六夜歌》【明·皇甫汸】长安十六夜如洗,千门万户烟花里。闺中少妇夜出游,陌上行人忽成市。粲粲珠钿映月来,翩翩翠袖抟风起。风前月下逞娇姿,爱惜春花能几时。无那蓂荃先落荚,只愁杨柳渐飞丝。游丝飞入黄金地,扑牖穿帘果何意。凤甸常悬祷雪忧,鳌山久罢观灯戏。灯光却照五侯家,列炬然膏满绛纱。岂谓铺金能作埒,亦知剪綵易为花。银花火树开佳节,遂令观者相环列。霍氏门墙有后尘,魏其池馆空前辙。凄凉往事已为陈,恨杀怀春似玉人。莫贱兰房今夜女,故多椒掖旧时亲。明珰尽结琼瑶丽,袨服争看锦绣新。襦曳?时香散霭,袜移莲处暗生尘。香尘冉冉随芳步,共道非烟亦非雾。驰目还怜梁下期,冶容又为桑间误。闉阇今已羡如云,夙夜谁当畏行露。铁锁遥开天上桥,渐台何必待符招。二南倘被翘薪化,四海应回广髻谣。
https://shici.929r.com/shici/kUfWTYb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