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奈诸人苦再三,薄缘终是自多惭。
晨猿夜鹤应相笑,特地伸头人闹篮。
不奈诸人苦再三,薄缘终是自多惭。
晨猿夜鹤应相笑,特地伸头人闹篮。
这首诗以禅宗的口吻,表达了对世俗执着的讽刺与自我反省。首句“不奈诸人苦再三”,似乎在说面对他人的苦苦请求或劝说,自己难以摆脱,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困扰。接着,“薄缘终是自多惭”一句,点明了这种困扰源于自己的薄缘(即浅薄的缘分或关系),并因此感到惭愧,暗示了对自身行为或态度的反思。
后两句“晨猿夜鹤应相笑,特地伸头人闹篮”,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晨间的猿猴和夜晚的仙鹤拟作有智慧的生命,它们或许会嘲笑那些在世俗中忙碌、追逐热闹的人们。而“特地伸头人闹篮”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了追求热闹与繁华,不惜伸长脖子、挤入人群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世俗生活的喧嚣与浮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传达了对世俗生活中的盲目追求、忽视内心平静的批判,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天王览万事,日昃坐承明。
甚思得奇才,指望中原平。
小吏与计偕,大夫招以旌。
结绶联翩来,屡闻开迩英。
少卑著三馆,高者登九卿。
朝廷非不用,功业竟何成。
岂其有所怀,闭口且吞声。
岂其有所畏,捩手恐覆羹。
吾伤风俗衰,视此天下衡。
莫计事可否,但随意重轻。
虽复建良法,因兹无由行。
念予卧龙底,二年饱躬耕。
世故已熟观,见君勿屏营。
要陈治安策,剀切如贾生。
愿无似扬雄,词赋称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