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京华懒谒人,君来访我得频频。
夜风一卷闻星落,诗草重看有梦亲。
沅水尚耕廉吏惠,庸关犹饱赈官仁。
生平底事无虚约,结社归林恨不真。
我到京华懒谒人,君来访我得频频。
夜风一卷闻星落,诗草重看有梦亲。
沅水尚耕廉吏惠,庸关犹饱赈官仁。
生平底事无虚约,结社归林恨不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以壮为悼念友人朱晓村所作的挽诗。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其生前品质的赞美。
首联“我到京华懒谒人,君来访我得频频”,描绘了诗人与逝者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不愿在繁忙的京城中应酬交际,而逝者却常常前来探访,体现了逝者对诗人的重视与关怀。
颔联“夜风一卷闻星落,诗草重看有梦亲”,通过夜晚的微风和星辰的陨落,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诗人反复阅读逝者留下的诗稿,仿佛能感受到逝者在梦中的陪伴,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颈联“沅水尚耕廉吏惠,庸关犹饱赈官仁”,赞扬了逝者生前的廉洁与仁慈。沅水之畔的耕种象征着逝者清廉的官风,而庸关的赈济则展现了其仁爱之心。这两句不仅赞美了逝者的品德,也暗示了其离世后仍被人们怀念。
尾联“生平底事无虚约,结社归林恨不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一生信守承诺、追求自然生活的钦佩与遗憾。结社归林,意味着逝者向往的是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但遗憾的是这种生活方式未能真正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生前美好品质的赞美。
闽关之水来陇头,排山下与闽溪流。
闽溪送客东南走,直到嵩溪始分手。
客居溪上云几重,乌啼月出门前松。
天风吹云数千里,飘飖直度长江水。
清淮浩荡连黄河,碧树满地黄云多。
梦中长记关山路,陇水潺湲似人语。
觉来有书不得将,海潮不上嵩溪阳。
平原春晚生芳草,杜鹃声里令人老。
行人归来动十年,潺湲陇水声依然。
安得湘弦写呜咽,弹作相思寄明月。
推枕睡未醒,暖汤呼我沐。
朝日明瓦沟,夜雨填涧谷。
出门正东望,青山绕茆屋。
郁郁林树姿,练练云气绿。
如以千丈缟,缠此两衲足。
山方净眉髻,我亦纵耳目。
欣然欲推挽,容抱犍与犊。
生意固静佳,世事苦局促。
薄田在东野,耒耜手未触。
如何有暇日,煮石饮溪渌。
散愁一过从,免事糟与曲。
得此谅已多,辑语书诸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