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新竹两三茎,也有风敲碎玉声。
莫恨移来栏槛远,譬如元本此间生。
西斋新竹两三茎,也有风敲碎玉声。
莫恨移来栏槛远,譬如元本此间生。
这首诗描绘了西斋中新植竹子的雅致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在微风中的轻摇与清脆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洁的氛围。
首句“西斋新竹两三茎”,简洁明了地勾勒出场景,点明地点为西斋,竹子数量不多,仅两三茎,却足以构成一幅清新的画面。这里的“新”字,不仅指竹子的生长状态,也暗示了主人对环境的精心布置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次句“也有风敲碎玉声”,进一步描绘了竹林在微风中的动态美。竹叶轻轻摇曳,仿佛是碎玉般的声音在空中回响,这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
后两句“莫恨移来栏槛远,譬如元本此间生。”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被移栽到特定位置的理解与感悟。诗人认为,竹子无论是在远处的栏杆旁还是原本生长的地方,其本质并未改变,它们依然保持着自然的风韵和生命的活力。这里蕴含着一种哲学思考,即事物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其所在的位置或形式,而在于其内在的本质和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结友二纪前,别离万里外。
每恐终此生,无复容交会。
安知三故人,一夕今相对。
绿鬓既先凋,行恐成聋瞆。
妻孥幸无恙,幼稚尽成大。
两君盖神佑,滇蜀出万隘。
仆也疾未平,中朝谢俦辈。
举目孰不改,身存心可碎。
那择儒与佛,有得差为快。
既揽淮南春,雕阑杂锦绘。
使者官事馀,翩然动旌旆。
连舫指空江,但见天垂盖。
驳嶂立阳赧,受日腾光怪。
阴壑霭如云,蒙茏奏悲籁。
阴阳有开阖,一气无迁代。
谁云逝者多,澄川故如带。
举觞酹冯夷,布席卧惊汰。
聊与平生心,从容托江濑。
《于子颍扬州使院见禹卿遂同游累日复连舟上金山信宿焦山僧院作五言诗纪之》【清·姚鼐】结友二纪前,别离万里外。每恐终此生,无复容交会。安知三故人,一夕今相对。绿鬓既先凋,行恐成聋瞆。妻孥幸无恙,幼稚尽成大。两君盖神佑,滇蜀出万隘。仆也疾未平,中朝谢俦辈。举目孰不改,身存心可碎。那择儒与佛,有得差为快。既揽淮南春,雕阑杂锦绘。使者官事馀,翩然动旌旆。连舫指空江,但见天垂盖。驳嶂立阳赧,受日腾光怪。阴壑霭如云,蒙茏奏悲籁。阴阳有开阖,一气无迁代。谁云逝者多,澄川故如带。举觞酹冯夷,布席卧惊汰。聊与平生心,从容托江濑。
https://shici.929r.com/shici/LhEMMD.html
厌厌似病还非病,宵醒画眠棼矣。
小愈喜今朝,唤侍儿扶起。
残红都葬尽,尚无暇、替伊裁诔。
乍暖偏寒,暂晴还雨,熟梅天气。
须记自家留神将息,休轻堕伤春泪。
眉月与胎英,是儿家身世。
十年贞不字,肯付与、雾遮风坠。
有情苦,月冷棠梨,几许秋坟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