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夭桃花,植彼玉阶侧。
旖旎扬柔枝,上与绮窗直。
美人出素手,日揽芳菲色。
朝妆倭堕鬓,暮作金瓶饰。
采采枝已空,何以成秋实。
可怜夭桃花,植彼玉阶侧。
旖旎扬柔枝,上与绮窗直。
美人出素手,日揽芳菲色。
朝妆倭堕鬓,暮作金瓶饰。
采采枝已空,何以成秋实。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美丽女子。开篇“可怜夭桃花,植彼玉阶侧”,以“可怜”二字表达了对桃花的怜爱之情,将桃花比作种植在玉石台阶旁的娇嫩花朵,形象地展现了桃花的娇美与高雅。
接着,“旖旎扬柔枝,上与绮窗直”,进一步描绘了桃花枝条的柔美与轻盈,它们仿佛在与窗户平行生长,展现出一种和谐与自然之美。这里运用了“旖旎”一词,生动地刻画了桃花枝条的柔美姿态。
“美人出素手,日揽芳菲色”,诗人将目光转向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以洁白的手指轻轻采摘着桃花的芬芳色彩,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的优雅与细腻,也暗示了桃花与女子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或象征意义。
“朝妆倭堕鬓,暮作金瓶饰”,描述了女子在早晨化妆时,将发髻梳成倭堕式的发型,到了傍晚则将桃花装饰在金瓶中,以此来点缀自己的生活。这里通过“朝”与“暮”的对比,展现了女子日常生活的精致与变化。
最后,“采采枝已空,何以成秋实”,诗人由桃花的盛放到凋零,引出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循环的思考。桃花虽美,但终将凋零,无法结成果实,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感慨,也是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桃花的美丽与女子的生活紧密相连,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以及美的短暂与珍贵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