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落空江生冻烟,西风羸马不胜鞭。
冰消浙水知家近,春到闽山在客先。
斜日雁边看故国,孤帆雪里过残年。
怜予久负寒鸥约,魂梦从君碧海天。
枫落空江生冻烟,西风羸马不胜鞭。
冰消浙水知家近,春到闽山在客先。
斜日雁边看故国,孤帆雪里过残年。
怜予久负寒鸥约,魂梦从君碧海天。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家时的凄美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枫落空江生冻烟,西风羸马不胜鞭”以枫叶飘零、江面寒烟、西风中的瘦马为意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哀愁氛围。接着,“冰消浙水知家近,春到闽山在客先”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暗示友人离家渐近,而春意已先至他乡,暗含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斜日雁边看故国,孤帆雪里过残年”进一步深化了离愁别绪,夕阳下大雁南飞,勾起对故乡的思念;而友人的归途则是在大雪覆盖的孤帆中度过,孤独与寒冷更加重了离别的苦楚。最后,“怜予久负寒鸥约,魂梦从君碧海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家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因未能陪伴友人归家而感到的遗憾与自责。
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明代送别诗中的佳作。
阁耸扶岚,窗低就树,禅关暮掩斜阳。
导客僧雏,到门石瘦苔荒。
红棉寂寞云房静,剩栖鸦黯黯秋光。
更翛然,一局閒棋,四径啼螀。
红羊昔换三千劫,任云霾佛火,雨溅花幢。
道认呼鸾,名山曾几沧桑。
钟声解诉兴亡恨,况蛮烟莽莽江乡。
倦登临,愁对僧龛,青鬓添霜。
我本渔樵三十载,丘壑优游鬓毛改。
东溟巨涨已投竿,南涧松枝更堪采。
忽见渔樵共画图,逶迤列嶂阚澄湖。
松边柯烂罢观奕,柳外舟行闻捕鱼。
江陆相逢幽兴发,划然长啸天地阔。
清晨砺斧千嶂云,薄暮收纶半潭月。
莫采谷口之青松,明堂赖尔扶持功。
莫捕江心之赤鲤,禹门变化来天风。
负薪入市归来晚,莼菜羹香菰米饭。
五老峰前松月凉,新妇矶头柳风暖。
忽观此画三叹息,何处林泉可清适。
四时伐木归去来,一派沧江楚天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