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偶成》
《山居偶成》全文
明 / 刘大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重阴绕屋蔽晴晖,独卧东庵半掩扉。

日似小年人事简,风如太古世情稀。

石田有稻供蔬食,野径无尘染素衣。

一段山居多少趣,临风几度倦高飞。

(0)
鉴赏

这首《山居偶成》由明代诗人刘大夏所作,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与内心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乐趣。

首句“重阴绕屋蔽晴晖”,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阳光被遮挡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独卧东庵半掩扉”一句,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东庵,以及其半开的门扉,暗示了诗人虽处深山,但并不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

“日似小年人事简,风如太古世情稀”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时间比作孩童,强调了山居生活中的简单与纯粹,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远离了世俗的纷扰。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石田有稻供蔬食,野径无尘染素衣”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实际场景。诗人自给自足,依靠石田种植的稻谷维持生计,穿着未经尘埃污染的素衣,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他对物质生活需求的淡泊。

最后,“一段山居多少趣,临风几度倦高飞”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刻体验与感悟。在自然的怀抱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多次面对清风,他感到自己不再渴望外界的浮华与喧嚣,而是更加珍惜眼前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复杂与忙碌的反思。刘大夏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山居画卷。

作者介绍
刘大夏

刘大夏
朝代:明   字:时雍   号:东山   籍贯:湖广华容(今属湖南)   生辰:1436年—1516年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竹枝·其十二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廉明太守来姊归。千家万家香午坎。

(0)

竹枝·其七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不行朝云夜闻钟。子规西来泣相语。

(0)

捣练子.集句·其四伤乱

销午梦,减春愁。上尽重楼更上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寒鸦飞去水悠悠。

(0)

霓裳中序第一.雨中刘珥江送鸡头

青霞裁雾縠。正锦潋瑶潘碧澳。水底鲛人织女。

当翠房深处,新妆乍沐。

尘消罗袜,冶步盈盈出鳞屋。

向何许,满身璎珞,云辙转风毂。皎镜全澄独漉。

相掩映、荷裳芰服。

昨夜龙宫失晓也,养天鸡、启明传旭。啄粮无半菽。

算只有明珠满腹。江妃把、金针穿玩,递与素娥掬。

(0)

阙调名.中秋夜小酌即席示二弟小词二首·其二

月照三更。鹊绕南枝雁亦惊。

庾楼高兴,休教辜负今夜十分明。

凄清何处管弦声。彷佛燕台紫陌行。

便从今夕话离情。明年此景,又隔凤凰城。

(0)

蝶恋花

云雨楚台容易散。斗转星沈,玉漏迢迢断。

别语未终鸡已唤。珊瑚枕上铅华淡。

剪剪秋波灯下见。浅笑轻颦,一似花枝颤。

屈指归期重迭算。多情翻作春闺怨。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