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寒山外,崎岖一径幽。
断云迎客入,曲水护堤流。
木石四时古,轩窗五月秋。
午烦聊小憩,拂石为支头。
萧寺寒山外,崎岖一径幽。
断云迎客入,曲水护堤流。
木石四时古,轩窗五月秋。
午烦聊小憩,拂石为支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寺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萧寺寒山外,崎岖一径幽。"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孤寂而深邃的场景,其中“萧寺”二字传递出一种超然世俗之感,而“寒山”则增添了一份清冷与静谧。
"断云迎客入,曲水护堤流。" 这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让人仿佛能看到云雾缭绕间不期而遇的访客,以及曲折小溪的潺潺流水,这些都是山寺中常见的情景。
"木石四时古,轩窗五月秋。" 这两句则是对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感慨,木石之“古”暗示着岁月的沉淀,而“轩窗”下的“五月秋”则是对季节变迁的一种独特感受。
"午烦聊小憩,拂石为支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中午时分,因热带来的烦躁而寻找一处清凉之地小憩,并用手拂去石上尘土,将其作为暂时的枕头。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还透露出一种简朴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山寺的静谧与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出一股超脱尘世的淡定情怀。
何物老妪如达生,可儿可儿此宁馨。
五百道乳一吸倾,轩然七步意飞腾。
方舆圆盖良浩荡,岂有黄口思横行。
文武成康纵不作,异说未必遽勃兴。
西竺家免妄自大,乃以早出思凭陵。
恒星如雨陨不见,尚嫌其晚纷纭争。
孔子吾师之高弟,其言固自有明徵。
谁人巧仿金涂塔,相轮峨峨铜绿明。
摩挲题字半漫漶,妙制定非凡手成。
白石不作周郎死,才薄有愧哦诗声。
夜深且桃长明灯,诗成共啖山芋羹。
晨起望早潮,茫茫雾如海。
黑云遍芦中,朝爽失真宰。
四明北诸峰,翠碣擅晴霭。
胡忽眩我睛,三叹生感慨。
谁谓平旦气,定足见精采。
长夜亦梏亡,畴为洗荒秽。
伫需旭日光,祛兹周遭累。
灵台顿瞿然,石窗共潇洒。
昨年秋蕙到吾家,为尔沉疴懒放花。
隔岁晴光临黍各,一枝瘦影度兰芽。
草知念旧芳先茁,人亦乘时饭有加。
听履浑忘吾倒屣,迎门紫气濩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