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鹭拳霜,昏鸦背日。挽秋无力。
倦眼摩挲,云鳞乱朱碧。
风帘自展,空准拟、跫然迎客。还寂。
梧井半枯,早心澜双息。铜驼卧陌。
尘点孤筇,秋情定无藉。归帆梦向故国。跂窗北。
倘许玉壶携问,一字杜韩来历。
倚枕屏遥睇,如见屋梁颜色。
瘦鹭拳霜,昏鸦背日。挽秋无力。
倦眼摩挲,云鳞乱朱碧。
风帘自展,空准拟、跫然迎客。还寂。
梧井半枯,早心澜双息。铜驼卧陌。
尘点孤筇,秋情定无藉。归帆梦向故国。跂窗北。
倘许玉壶携问,一字杜韩来历。
倚枕屏遥睇,如见屋梁颜色。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的凄凉景象,通过瘦鹭、霜、昏鸦、日、梧井、铜驼、归帆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氛围。词人运用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如霜、云、风、雨等,以及象征性的意象,如梧井、铜驼、归帆等,来表达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瘦鹭拳霜”描绘了鹭鸟在霜中显得更加瘦弱,形象地表现了秋日的寒冷与生命的脆弱。“昏鸦背日”则通过乌鸦背对着太阳的形象,暗示了黄昏时刻的来临,同时也隐含着一种逆境中的坚持与无奈。“倦眼摩挲,云鳞乱朱碧”,通过描写疲惫的眼睛和混乱的云彩,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沉闷与不和谐。
“风帘自展,空准拟、跫然迎客”,虽然期待着客人的到来,但最终却只能面对空荡荡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梧井半枯,早心澜双息”,梧桐树井边的梧桐树已经半枯,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终结,而“心澜双息”则暗示了情感的平静与内心的疲惫。
“铜驼卧陌,尘点孤筇,秋情定无藉”,铜驼躺在路上,尘土点点,竹杖孤独,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荒凉、寂寞的画面,进一步深化了词人对秋日哀愁的抒发。“归帆梦向故国”,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而“跂窗北”则是站在窗户边眺望北方,寄托了对远方的期待与憧憬。
最后,“倘许玉壶携问,一字杜韩来历”,表达了词人希望借助玉壶(古代酒器)来传递思念之情,寻找杜甫、韩愈这样的文人墨客的共鸣,寻求心灵的慰藉与理解。“倚枕屏遥睇,如见屋梁颜色”,则是在想象中与远方的朋友相会,仿佛能看到对方屋梁的颜色,体现了深厚的情感联系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生命、时间、友情等主题的思考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