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建安归,遗我武夷图。
开图挂素壁,风烟生座隅。
奇峰三十六,拔起凌天衢。
一水从中来,九折何萦纡。
想见岩壑间,缥缈藏仙都。
荒哉武与夷,辽辽不可呼。
尚闻云谷仙,旧迹未深芜。
棹歌留绝唱,遗书镇精庐。
高操谁能攀,幽致或可摹。
三年规一游,神往形尤拘。
便须理行缠,勿遣岁月徂。
山灵有夙契,清风为前驱。
客从建安归,遗我武夷图。
开图挂素壁,风烟生座隅。
奇峰三十六,拔起凌天衢。
一水从中来,九折何萦纡。
想见岩壑间,缥缈藏仙都。
荒哉武与夷,辽辽不可呼。
尚闻云谷仙,旧迹未深芜。
棹歌留绝唱,遗书镇精庐。
高操谁能攀,幽致或可摹。
三年规一游,神往形尤拘。
便须理行缠,勿遣岁月徂。
山灵有夙契,清风为前驱。
此诗描绘了友人从建安带回的武夷图,展开在素壁之上,仿佛将武夷山的风烟、奇峰、九折溪流、岩壑云雾以及仙都之景一一展现。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勾勒出武夷山的壮丽景象,如“奇峰三十六,拔起凌天衢”,“一水从中来,九折何萦纡”。同时,也表达了对武夷山历史遗迹和仙人传说的向往与追忆,“想见岩壑间,缥缈藏仙都”、“尚闻云谷仙,旧迹未深芜”。
诗中还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追求,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向往。“高操谁能攀,幽致或可摹”,表达了诗人虽无法亲自登临武夷山,但希望能通过艺术创作,捕捉其幽静之美。最后,诗人以“三年规一游,神往形尤拘”表达出对武夷山的向往之情,以及因现实束缚而未能实现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通过对武夷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早云燎太空,头戴笠子好。
惟笠质不同,农家费探讨。
葛藤编林泉,箨箬裁篁筱。
宜雨不宜晴,当夏用者少。
忆昔有黄冠,黄色服以草。
截去阶外蒲,诛就檐前茆。
每年三伏初,西畴有事早。
秧插荫随槐,畬锄香围稻。
倏忽透炎威,依旧苦乾燥。
曷若此笠成,迎凉经意造。
圆样月玲珑,遍覆云环绕。
薰风吹野田,珠露披清晓。
秀色映须眉,佳气明瞳瞭。
不愁红日红,耘耔忘杲杲。
隐见傍钓矶,高低逗池沼。
茅茨屋不除,莓苔榻无埽。
铺席芦苇参,裁扇蒲葵小。
天地一蓑翁,此物此时宝。
翩韆携屐来,伊谁是坡老。
严陵山水蓄不平,气撼大江奔鲲鲸。
此峰又如赴渴马,勒鞍突入梅花城。
城头历乱姑缭曲,三百六十朵数清。
何年妙手著山顶,拓地庀材筑此亭。
山已钟灵名毓秀,合似秀名为亭名。
南北峰头齐插脚,东西湖面净洗晴。
我来秋高气愈爽,倪迂倪迂得共登。
云路原非别有天,我欲与子御风行。
山下有泉分清浊,探原此地最上乘。
此心本原證无异,濯缨濯足徒取憎。
目极江涛东流去,日落林峦猿鹤惊。
山前遥指荒祠在,还当一访严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