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留我正青眼,不是归心久更微。
病后团蒲随地隐,望中落木故园稀。
一区已办云为盖,四壁但从山作围。
不厌是中无一物,径来相就老禅扉。
横山留我正青眼,不是归心久更微。
病后团蒲随地隐,望中落木故园稀。
一区已办云为盖,四壁但从山作围。
不厌是中无一物,径来相就老禅扉。
这首词作在表达一种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开篇即以“横山留我正青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留恋,似乎是在向外界传达自己不愿归去的心迹。紧接着,“不是归心久更微”则暗示了这种留恋之情随时间推移而愈发淡薄。
接下来的“病后团蒲随地隐,望中落木故园稀”描绘了一种因病后的隐居生活,其中“团蒲随地隐”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融入,而“望中落木故园稀”则让人感受到一份淡淡的忧愁和对过往记忆的怀念。
以下两句,“一区已办云为盖,四壁但从山作围”,则描绘出诗人隐居之地的环境,是一处被云雾环抱,被山峦包围的地方,这种描述增添了一份超然世外的意境。
最后,“不厌是中无一物,径来相就老禅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没有多余的欲望,只是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平静。结尾处的“径来相就老禅扉”则透露出一种达观与超脱,似乎在向世人传递着一种淡然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词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以及追求心灵平静的愿望。
萧寺眠长夏。恰频来、荆高垆畔,搊笋舞蔗。
变换浮云怜世态,嬉笑深于怒骂。
瞥眼过、何须悲咤。
曾记余生飘泊处,画船移、百幅乌丝写。
差意气,轹颜谢。鹅黄新酿酣将泻。
但婆娑、鄂公祠庙,白公亭榭。
今日弹冠归故物,鞅掌紫薇官舍。
还有客、呼天问夜。
湖水流脂山减黛,小楼空、人逐东风嫁。
仍梦到,两峰下。
百年弹指,奈头颅渐秃、肝肠如碎。
飞将高皇时不遇,却遇灞陵亭尉。
感慨何为,不如归去,也学糊涂醉。
文章九命,此生万事难遂。
眼看世态悠悠,西江有水,不到枯鱼肆。
脱了青衫披绿箬,且饱银丝鲜脍。
弃蚁亡羊,于鱼得计,吾读徐无鬼。
人间不乐,相忘惟一回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