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骑冲寒,把激荡、孤怀谁诉。
莽千里、霜低土屋,风严戍鼓。
坏壁金丝东鲁宅,荒原戈戟南徐府。
数兴亡、起灭几雄豪,成今古。沙路尽,辞淮浦。
人语杂,兼吴楚。看马头晴翠,隔江烟树。
夜静潮声沉铁锁,云开山色环金柱。
吊英灵、杯酒洒中流,鱼龙舞。
匹骑冲寒,把激荡、孤怀谁诉。
莽千里、霜低土屋,风严戍鼓。
坏壁金丝东鲁宅,荒原戈戟南徐府。
数兴亡、起灭几雄豪,成今古。沙路尽,辞淮浦。
人语杂,兼吴楚。看马头晴翠,隔江烟树。
夜静潮声沉铁锁,云开山色环金柱。
吊英灵、杯酒洒中流,鱼龙舞。
这首《满江红·南归道中》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陛云所作,描绘了诗人南归途中所见之景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首句“匹骑冲寒,把激荡、孤怀谁诉”,以寒风中的单骑为引子,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行走在寒冷的旅途中,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感慨,却无人可诉说。接下来的“莽千里、霜低土屋,风严戍鼓”四句,通过广阔的视野和具体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旅途的辽阔与艰难,同时也隐含着历史的沧桑感。
“坏壁金丝东鲁宅,荒原戈戟南徐府”两句,将目光转向历史遗迹,东鲁宅与南徐府的破败景象,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英雄豪杰的兴衰更替,以及历史的变迁。
“数兴亡、起灭几雄豪,成今古”一句,总结了历史的轮回与英雄的短暂,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沙路尽,辞淮浦。人语杂,兼吴楚”四句,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淮水,进入更广阔地域的情景,人声嘈杂,跨越了吴楚两地,体现了旅途的繁忙与广阔。
“看马头晴翠,隔江烟树”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马头前的晴翠与江边的烟树,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夜静潮声沉铁锁,云开山色环金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壮丽景色,潮声与铁锁的沉寂,云开见日的山色,都赋予了画面以动态与生命力。
最后,“吊英灵、杯酒洒中流,鱼龙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灵的缅怀之情,通过洒酒于江流中,寄托了对英雄的敬仰与哀思,同时,鱼龙舞动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神秘色彩。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南归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的缅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
祗于触目须防病,不拟将心更养愁。
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楼。
赖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独游。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閒。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惊禽一辞巢,栖息无少安。
秋扇一离手,流尘蔽霜纨。
故侣不可追,凉风日已寒。
远逢杜陵士,别尽平生欢。
逐客无印绶,楚江多芷兰。
因居暇时游,长铗不复弹。
阅书南轩霁,絙瑟清夜阑。
万境身外寂,一杯腹中宽。
伊昔玄宗朝,冬卿冠鸳鸾。
肃穆升内殿,从容领儒冠。
游夏无措词,阳秋垂不刊。
至今群玉府,学者空纵观。
世人希德门,揭若攀峰峦。
之子尚明训,锵如振琅玕。
一旦西上书,斑衣拂征鞍。
荆台宿暮雨,汉水浮春澜。
君门起天中,多士如星攒。
烟霞覆双阙,抃舞罗千官。
清漏滴铜壶,仙厨下雕槃。
荧煌仰金榜,错落濡飞翰。
古来才杰士,所嗟遭时难。
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唐·刘禹锡】惊禽一辞巢,栖息无少安。秋扇一离手,流尘蔽霜纨。故侣不可追,凉风日已寒。远逢杜陵士,别尽平生欢。逐客无印绶,楚江多芷兰。因居暇时游,长铗不复弹。阅书南轩霁,絙瑟清夜阑。万境身外寂,一杯腹中宽。伊昔玄宗朝,冬卿冠鸳鸾。肃穆升内殿,从容领儒冠。游夏无措词,阳秋垂不刊。至今群玉府,学者空纵观。世人希德门,揭若攀峰峦。之子尚明训,锵如振琅玕。一旦西上书,斑衣拂征鞍。荆台宿暮雨,汉水浮春澜。君门起天中,多士如星攒。烟霞覆双阙,抃舞罗千官。清漏滴铜壶,仙厨下雕槃。荧煌仰金榜,错落濡飞翰。古来才杰士,所嗟遭时难。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https://shici.929r.com/shici/AJBwZ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