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考献愿弥奢,骨董穷搜谢傅家。
黑夜寒江生脱险,秋坟枯树死开花。
鬼神有意酬殊绩,桑梓何修灿墨华。
最佩目光朗如炬,采风都取正而葩。
徵文考献愿弥奢,骨董穷搜谢傅家。
黑夜寒江生脱险,秋坟枯树死开花。
鬼神有意酬殊绩,桑梓何修灿墨华。
最佩目光朗如炬,采风都取正而葩。
此诗《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九)谢先生冶盦》由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祝廷华所作。全诗以“徵文考献愿弥奢”开篇,表达了对学术研究的渴望与追求。接着,“骨董穷搜谢傅家”一句,借用了典故,暗示了对古代文物的深入探索和研究。
“黑夜寒江生脱险,秋坟枯树死开花”两句,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描绘出一种超乎寻常的景象,既表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也寓意着在逆境中寻求生机的坚韧精神。
“鬼神有意酬殊绩,桑梓何修灿墨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自然界的奇观与人类的智慧、努力相联系,表达了对卓越成就的赞美和对后人传承文化的期待。
最后,“最佩目光朗如炬,采风都取正而葩”两句,以明亮的炬光比喻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强调了收集和整理资料时的公正与精确,体现了作者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和对知识的热爱。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同时也蕴含了对后世学者的期许,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清代末年文人学士精神风貌的体现。
画台插汉高何极,临来下疑无地。
槛曲虹垂,檐虚霞构,天影澹交金翠。春深罗绮。
护弱柳攕花,东风偷避。
歌舞飞仙,更还知否有尘世。
阑干徙倚,望远乱峰千叠,并都是云气。
暝霭青浮,夕阳红划,点点雁痕明字。吟魂荡未。
定醉倒璚船,相邀月姊。平楚苍茫,万声何处起。
去岁画驴券,明年上春官。
劳人事行役,获此相见欢。
相见慰寂寂,相思浩漫漫。
谁为贻舴艋,烟水资盘桓。
山寻虎阜峻,湖汎莺脰宽。
莺湖界吴越,三匝归飞翰。
残月虚幌迥,暮雨孤篷寒。
岂不念霜露,百虫俱墐垣。
临歧一尊酒,挥手湖之干。
东流溯沧海,西笑怀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