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作郡白盈头,雪爱炎方为淹留。
遥对玉山成二老,消归银海作清流。
众峰远列看雌伏,鸣瀑齐声报晓筹。
应是碧鸡曾羽化,樊龙犹得傍瀛洲。
十年作郡白盈头,雪爱炎方为淹留。
遥对玉山成二老,消归银海作清流。
众峰远列看雌伏,鸣瀑齐声报晓筹。
应是碧鸡曾羽化,樊龙犹得傍瀛洲。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台阳为官十年后的形象与心境,以及对当地自然景观的感慨。首句“十年作郡白盈头”,点明了官员在台阳为官十年,岁月流逝,两鬓已斑白。接着“雪爱炎方为淹留”一句,以雪喻人,表达了对炎方(指炎热的地方)的深情眷恋,暗示了官员对台阳的不舍之情。
“遥对玉山成二老,消归银海作清流”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远处的高山比作两位老人,而“银海”则象征着清澈的水流,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同时也寓含了时光流转、万物更迭之意。
“众峰远列看雌伏,鸣瀑齐声报晓筹”进一步展现了台阳的自然风光,群山静默,瀑布喧哗,一动一静之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敬畏。
最后,“应是碧鸡曾羽化,樊龙犹得傍瀛洲”两句,借神话传说中的“碧鸡”和“樊龙”来表达对台阳独特魅力的赞美,同时“傍瀛洲”更是寓意着台阳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台阳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敬仰。
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
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
石匮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
羁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
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
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
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群盗至今日,先朝忝从臣。
叹君能恋主,久客羡归秦。
黄阁长司谏,丹墀有故人。
向来论社稷,为话涕沾巾。
河水昔将决,冲波溢川浔。
峥嵘金堤下,喷薄风雷音。
投马灾未弭,为鱼叹方深。
惟公执圭璧,誓与身俱沈。
诚信不虚发,神明宜尔临。
湍流自此回,咫尺焉能侵。
逮我守东郡,悽然怀所钦。
虽非识君面,自谓知君心。
意气苟相合,神明无古今。
登城见遗庙,日夕空悲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