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
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
石匮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
羁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
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
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
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
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
石匮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
羁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
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
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
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末将至的景象,山中日光已经拉长,但山顶在半天时分就呈现出赤红色的余晖。蜀道上的花朵早已开放,而江边则有奇石点缀其间。诗人提到“石匮曾波上”,这里的“石匮”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可能是某个特定的楼阁或亭台,它曾经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投下倒影。而“临虚荡高壁”则形象地描述了这样的建筑紧邻着高耸的山壁。
接下来,“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诗人描写了夕阳余晖照耀在飞翔的鸟群之上,而随着夜色的降临,那些行走在远方的小客也被这宁静的景色所包围。
“羁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隐逸情怀和对古人遗迹的感慨。这里,“羁栖”指的是栖息在高远之地,而“负幽意”则是带着深沉的情思。
最后几句,“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宁愿选择一种平淡而简单的生活方式,以此来对抗世上的苦难和寒冷。而“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年迈和内心世界的一种感慨,以及对自己天性的认可。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隐逸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于世事的超然与豁达。
少年曾至恋岩阿,四百峰头慰浩歌。
枫树染霜寒路远,云璈归夏野蝉多。
石留古迹诗微落,洞近群真胜未磨。
闻演三车从此地,向看全愧梦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