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永知槐夏,云黄喜麦秋。
同朝国士集,赐沐吏功休。
祇园冠盖地,清与耳目谋。
晴云浮茗碗,飞雹落文楸。
一客众主人,醉此顾虎头。
虎头持龙节,排河使东流。
厥田惟上上,桑麻十数州。
计功不汗马,可致万户侯。
日永知槐夏,云黄喜麦秋。
同朝国士集,赐沐吏功休。
祇园冠盖地,清与耳目谋。
晴云浮茗碗,飞雹落文楸。
一客众主人,醉此顾虎头。
虎头持龙节,排河使东流。
厥田惟上上,桑麻十数州。
计功不汗马,可致万户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慈孝寺饯子敦席上奉同孔经父八韵》。诗中描绘了夏日午后槐树浓荫下,人们期待着丰收的麦秋景象。诗人与同僚在国士云集的朝廷聚会,享受着沐浴后的休息时光,身处祇园这样的高官之地,环境清雅宜人,连晴空中的云朵都仿佛为品茗增添了一份诗意。诗人与朋友们围坐品茗,棋盘上落下的棋子象征着生活的闲适。
宴席上,诗人以“醉此顾虎头”一句,表达了对主人的热情款待和欣赏,而“虎头持龙节,排河使东流”则寓言般地赞美了主人的权势和能力,能影响如龙之水东流。接着,诗人描述了主人的土地肥沃,遍布桑麻,预示着丰饶富庶。最后,诗人以“计功不汗马,可致万户侯”表达对主人功绩的肯定,认为其无需劳心苦力,也能获得显赫的地位。
整首诗通过夏日景色、聚会场景和对主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对主人才能的认可,体现了宋诗的婉转含蓄和深沉韵味。
之子是荆璞,温纯仍琢磨。
诸公推大手,壮岁合贤科。
豹雾三年隐,龙门一跃过。
得诗应自慰,老子阅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