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有》
《闻有》全文
明 / 徐孚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闻有穹炉使,方当来问津。

衣冠他日异,名号一时新。

伍员虽仇楚,王琳还入陈。

不知高岭上,锡冢为何人。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闻有》,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徐孚远所作。全诗以“闻有”为题,通过一系列的对比与反问,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首句“闻有穹炉使,方当来问津”,开篇即以“穹炉使”这一形象,引出一个即将来访的人物,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变故或转折。这里的“问津”借用自《论语·里仁》中的典故,意指寻求道路或指引,隐含了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期待。

接着,“衣冠他日异,名号一时新”,通过时间的转换,表达了世事无常、人事更迭的主题。衣冠的改变象征着社会地位、身份的变迁,而名号的更新则反映了个人命运的起伏。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流逝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伍员虽仇楚,王琳还入陈”两句,借用了历史上的两个著名人物伍子胥和王琳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伍子胥因与楚国结仇而流亡,最终成为吴国的重臣;王琳则是南朝梁代的将领,曾多次参与战争。这两句通过对比伍子胥的复仇成功与王琳的命运多舛,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复杂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关系的探讨。

最后,“不知高岭上,锡冢为何人”,以一个未解之谜结尾,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深远的思考。高岭上的锡冢,既可理解为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也可视为对未知人物命运的感慨。这句诗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在品味之余,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命运的不可预知性以及历史的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闻有》一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对比与反问,以及对时间流转、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关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历史的深邃洞察。

作者介绍

徐孚远
朝代:明

(1599—1665)明松江府华亭人,字闇公。崇祯十五年举人。与同邑陈子龙、夏允彝等结几社相砥砺为名节。曾荐东阳许都义勇可用,而大吏指都为贼,竟杀之。弘光时以马、阮乱政不出。南都亡,起义兵抗清。松江破,周旋海上诸义旅间,鲁监国任为左副都御史。郑成功每有大事,咨而后行。后死于台湾。
猜你喜欢

企喻歌·其三

以我大羽笴,试君铁裲裆。

两家俱言利,那得无一强。

(0)

乐府变十九首·其三寿宁泣

何当快乐无忧,长兄太师上公。

小弟太傅彻侯,太后不避傅姬。

两宫睥睨参差,中外嗫嚅忧疑。

有妄男子数人,上书告密纷纷。

缇骑东西逐奔,黄金大贝明珠。

木难火齐珊瑚,散入咸阳贾胡。

兄弟骈首琅珰,太师夺封道亡。

小弟杀人坐偿,念昔蒙恩紫宫。

左掖夜启铜龙,亡酒不论椒风。

君心顷刻万端,何况彼此异天。

掩袂饮泣重泉,敬谢太后主臣。

在昔王法无亲,大德不德奚论。

(0)

桂之树行

桂之树,桂之树,乃在苍梧之阳,岭曼衍而崷崒。

翠羽为叶,苍虬为株。萼何葳蕤,葐敷黄如。

黄金粟赤,如珊瑚珠。

桂之树,仙者四五人,骖驾凤皇来。

谓是日精月华,教迩采服不衰。

一岁口泽馨,二岁体骨轻,三岁毛羽生。

朝见上帝,赐女麟车霓旌,翱翔玉虚太清。

翱翔太清天,为乐不可言。

(0)

通州任家港车行·其二

杨柳扶疏夹道舒,舟人扶我上轻车。

流民入画无长物,一个残人一束书。

(0)

家居集兴·其三

满庭芳草绿阴繁,养得生机道自存。

鸟解看书常入室,犬知谢客日临门。

莫嗟来食泥炉冷,犹喜多年布被温。

最好晚来无个事,擘笺记事到黄昏。

(0)

雨中舟行·其二

天空岸远认模糊,江树濛濛山有无。

一幅丹青浓水墨,教人重绘辋川图。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