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迹何拘似白云,不专丘壑避红尘。
田堪耕稼即莘野,水可钓鱼皆渭滨。
无碍滞心宁择地,有幽闲处便容身。
一筇忽入青山去,岂是终南捷径人。
踪迹何拘似白云,不专丘壑避红尘。
田堪耕稼即莘野,水可钓鱼皆渭滨。
无碍滞心宁择地,有幽闲处便容身。
一筇忽入青山去,岂是终南捷径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隐士形象。诗人以"白云"自比,暗示其行踪不定,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选择在自然中寻找宁静。"田堪耕稼即莘野,水可钓鱼皆渭滨",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无论何处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居所,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
"无碍滞心宁择地,有幽闲处便容身",进一步揭示了他心境开阔,不被琐事牵绊,只要有清静之地,就能安顿身心。最后两句"一筇忽入青山去,岂是终南捷径人",借"终南捷径"的典故,表明隐者并非为了功名利禄而遁世,而是真心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归宿,仿佛是真正的隐逸之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浮华的淡泊,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精神寄托和生活理想。
灞桥两岸春风,愁损少年羁旅。
岳色河声,寂寞晋云秦雨。
梦回枕上鸡初唱,误记当时人语。
似香朝、晓起料量花事,绿窗朱户。
卷珠帘,寄与流莺嘱付。谢却高阳俦侣。
取次追欢,生恐这番迟误。
果然便有分离候,野馆荒邮尘土。
问车儿、带得愁来千里,送他归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