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春色昼迟迟,为雨为云入梦思。
荐君枕席致君辞,致君辞,去翩翩。阳台下,心惘然。
高唐春色昼迟迟,为雨为云入梦思。
荐君枕席致君辞,致君辞,去翩翩。阳台下,心惘然。
这首《朝云曲(其二)》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关于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情感故事。
首句“高唐春色昼迟迟”,以“高唐”这一典故引入,暗指楚王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而“春色昼迟迟”则渲染出一种慵懒、悠长的春日氛围,为后续情感的铺垫营造了背景。接着,“为雨为云入梦思”一句,将梦境中的情感体验具象化,仿佛主人公在梦中与所爱之人共度云雨,情感浓烈而神秘。
“荐君枕席致君辞,致君辞,去翩翩。”这里,“荐君枕席”暗示了主人公对所爱之人的深情厚意,愿意为其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致君辞”则表达了对对方的倾诉与表白,希望能够得到回应。“去翩翩”则可能象征着情感的飘忽不定,或是主人公在追求爱情过程中的犹豫与期待。
最后,“阳台下,心惘然。”“阳台”再次指向楚王与巫山神女的传说,而“心惘然”则表达了主人公在经历了梦中与现实的情感波动后内心的迷茫与失落。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爱情中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甜蜜的憧憬,也有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爱情中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引人深思。
月明如此,问江山今古,几多陈迹。
谁把桂轮今夜里,碾破楚天新碧。
玉臼无声,银河有影,一片清虚国。
醉馀莫笑,旧游吾尚历历。
记得杜牧司勋,江湖落拓,曾作扬州客。
爱杀打头天上月,管甚中秋七夕。
一别凄然,吾生可惜,塌尽鹍鹏翼。
夜云深矣,依稀楼外吹笛。
败屋东头,偶然行散,十分情重。
满地苔钱,雨榭烟廊都空。
蘸水燕雏晴故掠,荫街丝柳风偏弄。
伤情处,是旧家年少,登山一恸。
记当日、孝标姊妹,僧绰儿郎,嬉游曾共。
多少春衫,斜著金鞭閒控。
一自攀髯人去早,江南莺燕成何用。
拚此生,绣户珠帘,付之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