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宵如浸昼如蒸,变气知从激处生。
风不相饶乘木败,火犹自负与金争。
纤阿洗月为纯白,少皞澄天作太清。
宋玉所悲吾所喜,长哦聊复发秋声。
晴宵如浸昼如蒸,变气知从激处生。
风不相饶乘木败,火犹自负与金争。
纤阿洗月为纯白,少皞澄天作太清。
宋玉所悲吾所喜,长哦聊复发秋声。
这首宋诗《方罹残热忽值新凉喜而赋反悲秋》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诗人以晴朗夜晚的景象开篇,通过"浸昼如蒸"描绘出白天酷暑之后夜晚的清凉,"变气知从激处生"则暗示了凉意由炎热中陡然生发。接下来,诗人运用"风不相饶乘木败,火犹自负与金争"的比喻,形象地表达出风力强劲吹落树叶,火势虽炽但最终被秋凉压制的情景。
"纤阿洗月为纯白,少皞澄天作太清"两句,进一步描绘出月光皎洁、天空清澈的秋夜画面,"纤阿"和"少皞"皆为古代神话中的星辰,此处增添了神秘与诗意。最后,诗人以"宋玉所悲吾所喜,长哦聊复发秋声"收尾,表达了对宋玉悲秋情绪的理解,同时抒发自己因新凉到来而感到的喜悦,但又借秋声引发一丝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转变,既有对凉爽的欣喜,又有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沉而微妙的情感世界。
檐角冰垂,炙酒为欢,送君远行。
记小时携手,柳边花外,年来商略,蟹志鱼经。
时命乖违,男儿濩落,不觉相看鬓已星。
空赢得,说孟郊东野,竟以诗鸣。
何妨蛮府垂缨,看自古、卑栖讵损名?
笑与吾酬答,南州孺子,预人家国,东海萧生。
茸帽冲寒,金貂压雪,驱马前过右北平。
风沙远,向江南回首,袅袅离情。
拂槛凭襟,郁律愁怀,何当少舒。
笑小时嬉戏,空传击剑,壮心潦倒,谁复题车。
椒壁留诗,琼筵被酒,十载轻狂鬓已疏。
如今却,向僧廊唤饭,佛火摊书。
将毋吾道非欤,便抽管、何心著子虚。
算不关文字,休耽慧业。早知穷达,好赋闲居。
雨笠风篷,纶竿铁笛,合住烟溪作钓徒。
消长日,爱青山斌媚,一枕华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