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锁冷秋风归,江头不作玄裳飞。
我家凤石调萧史,他家金精期令威。
洞门锁冷秋风归,江头不作玄裳飞。
我家凤石调萧史,他家金精期令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洞门锁冷秋风归”,开篇以“洞门”为引,暗示着一个幽静、封闭的世界,随着“秋风归”的动态描写,营造出一种季节更迭、万物回归的氛围。这里的“冷”字不仅指温度的下降,也暗含了情感上的孤寂与清冷,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江头不作玄裳飞”,转而描绘江边景象,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玄裳”可能象征着某种神秘或超凡脱俗的存在,但“不作玄裳飞”则表明这种存在并未在江边显现,或许是一种遗憾,或是对某种理想状态的追求未得实现的感慨。
“我家凤石调萧史”,将自己比作“萧史”,借用了古代传说中萧史乘凤升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这里的“凤石”既是具体的物象,也是诗人内心向往的理想境界的象征。
“他家金精期令威”,则以“令威”(即神话中的白鹤)比喻他人,暗示诗人对于他人能够实现自己未能达成的理想状态的羡慕与期待。通过“他家金精”与“我家凤石”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理解与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复杂情感。
众论才名外,亲人似古人。
官嫌容易达,家爱等闲贫。
解印诗权在,移风泽国春。
政声交不得,惭见数乡民。
祖龙驱群龙,疏此万丈沟。
雨工恋故栖,十步九回头。
至今秦淮曲,蜿若春蛇游。
舟师厌回互,叹息倚柂楼。
维昔东巡初,八极围寸眸。
天端有佳气,郁郁东南浮。
卜云当兴王,在后五百秋。
叱咤召六丁,惨淡风云愁。
凿渠断地脉,自谓神与谋。
乾坤有端倪,已露不可收。
大帝开吴天,定鼎临江陬。
融融秣陵日,始照十二斿。
经营暨六代,兹地称神州。
乃知历数定,昧者徒私忧。
兹事故老传,未知信然不。
姑置勿重陈,作诗叹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