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凤吟.忆凤词,用张蜕岩原韵》
《丹凤吟.忆凤词,用张蜕岩原韵》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落枝啼鸟。记窥树惺忪,翠鬟犹小。

绿泪弹多,不似蓬山春笑。

水边峭寒篱落,倚东风玉人愁晓。

欲寄相思,金沙路远,鬲碧云多少。

念海仙、魂挂断霞杪。月下人归,鸾讯探悄。

茜雪孤飞冷,说旧巢香绕。

花天漫寻影事,被红箫尽情吹了。

怕到罗浮梦醒,一声声都杳。

(0)
鉴赏

这首《丹凤吟·忆凤词》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以张蜕岩的原韵为依据。诗中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情感画面,通过对落枝啼鸟、翠鬟少女、绿叶泪滴和月夜归人的描绘,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落枝啼鸟"开篇,以自然景象引出回忆,鸟儿的鸣叫似乎在唤醒记忆中的某个场景。"记窥树惺忪,翠鬟犹小",通过描写少女清晨慵懒的模样,展现出青春的娇憨与纯真。"绿泪弹多,不似蓬山春笑",将泪水比喻为绿色,暗示着哀愁与失落,与蓬山仙境的春日欢笑形成对比。

"水边峭寒篱落,倚东风玉人愁晓",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东风中的女子满含愁绪,暗示着分离的苦楚。"金沙路远,鬲碧云多少",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距离遥远,阻隔重重,难以传递相思之情。

"念海仙、魂挂断霞杪",将思念之情升华,如海中仙子般飘渺,魂魄挂在天边的晚霞中。"月下人归,鸾讯探悄",月夜归来的人试图悄悄探寻对方的消息,但结果却是"茜雪孤飞冷,说旧巢香绕",暗示着旧日温馨已成过往,只剩冷寂与回忆。

"花天漫寻影事,被红箫尽情吹了",借花开花落的变迁,感叹时光流逝,曾经的美好已被红箫的哀音吹散。最后,"怕到罗浮梦醒,一声声都杳",表达了对梦境破碎的恐惧,害怕梦醒后的现实更加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无法逾越的距离感。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游小洞山寺口占

非梦忽疑梦,惊心转自猜。

入山寻故径,隔树识莲台。

危石如累卵,依然次第排。

缘何初到者,不异旧曾来。

(0)

春日怀沈阳诸友人拟古一首

西山当户牖,飒然来清风。

阴阳互新故,茂兰发幽丛。

采之欲盈把,将以寄邮筒。

故人一为别,远在闾山东。

思君不可见,怀君何有穷。

白云自卷舒,目送双飞鸿。

延伫独无语,我心复忡忡。

(0)

清明纪事兼忆亡友邴西津·其七

风送香魂到夜台,更阑烛尽月明来。

那堪孤雁惊嘹唳,不禁悲声为写哀。

(0)

铙歌三章·其一

西域降王款圣朝,森森甲仗蔽霜皋。

拜爵边庭资牧圉,我皇亲授虎龙韬。

(0)

访隐

空山太古民,茅茨结深处。

溪谷涨流云,惆怅山前路。

(0)

渡滦河

雾气暗河干,霜花浮草色。

行路讵不难,如何远跋涉。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