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复圣前徽,半生来推解济时艰,每补同胞于不逮,岂惟是义倡拒约,流遍口碑,妇孺且知名,遗爱仁慈钦内外;
恨重洋远隔,数万里馨香聊代哭,深忧后劲之难追,更何期天促老成,顿辞身世,江山同吊唁,悲歌慷慨尽东南。
嗣复圣前徽,半生来推解济时艰,每补同胞于不逮,岂惟是义倡拒约,流遍口碑,妇孺且知名,遗爱仁慈钦内外;
恨重洋远隔,数万里馨香聊代哭,深忧后劲之难追,更何期天促老成,顿辞身世,江山同吊唁,悲歌慷慨尽东南。
此挽联以深情厚谊,悼念曾少卿,其文笔流畅,情感真挚,展现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上联“嗣复圣前徽”开篇即点明曾少卿在圣人面前的高尚品德与卓越贡献,“半生来推解济时艰”则赞扬其一生致力于解决社会难题,为民众排忧解难。“每补同胞于不逮”进一步强调其在同胞需要帮助时,总是挺身而出,无私奉献。“岂惟是义倡拒约”表明其不仅在道义上倡导正义,更在实际行动中拒绝不公,维护了正义与公平。“流遍口碑,妇孺且知名”则说明其事迹广为人知,连儿童妇人都能知晓其善行,可见其影响深远。“遗爱仁慈钦内外”总结其遗爱人间,仁慈之心感动四海之内。
下联“恨重洋远隔”表达了对曾少卿因地理距离而无法亲自哀悼的遗憾之情,“数万里馨香聊代哭”以“馨香”象征对逝者的思念与哀悼,虽不能亲至,但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哀思。“深忧后劲之难追”则忧虑后继无人,难以追赶其成就与影响力。“更何期天促老成,顿辞身世”感叹天不假年,让这位杰出人物过早离世,令人惋惜。“江山同吊唁,悲歌慷慨尽东南”最后以江山共悼念,悲壮歌声回荡东南,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对曾少卿逝世的共同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高度评价了曾少卿的道德品质、社会贡献和影响力,还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以及对后辈的期望与忧虑,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