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坞》
《竹坞》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二何迹相继,竹坞日阴森。

欲识养民意,先观爱物心。

低垂樽俎冷,密映管弦深。

勿怪湖光少,年来碧影侵。

(0)
注释
二何:两个什么。
迹:事情。
相继:连续发生。
竹坞:竹林小屋。
日阴森:日色阴沉。
养民:养育人民。
意:心意。
先观:首先要看。
爱物心:爱护万物的心。
低垂:下垂。
樽俎:古代盛酒和肉的器皿。
冷:冷清。
密映:深深映照。
管弦:乐器。
湖光:湖面的光线。
少:减少。
碧影:绿色倒影。
侵:侵入。
翻译
两件何事接连发生,竹林小屋中日色阴沉。
要了解养育人民的方法,首先要看爱护万物的心意。
酒杯低垂,宴席冷清,音乐深藏在竹林深处。
不要奇怪湖光减少,近年来绿色的倒影逐渐侵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养民之道的思考。"二何迹相继"中的"二何"可能是指竹林中两只鸟儿的足迹,这里已被用来形容竹林的深幽与寂静。"竹坞日阴森"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竹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阴森。

诗人接下来表达了一种治国理念——"欲识养民意,先观爱物心",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人文关怀,即在治理国家、养育人民之前,要首先理解并关爱万物,这也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对自然与人性和谐共生的美好追求。

"低垂樽俎冷,密映管弦深"则是对静寂环境的进一步描绘。"樽俎"指的是古代用来放置酒具的器物,这里形容其低垂而冷清;"管弦"则是古琴的一部分,"密映"意味着弦线被竹叶紧密地覆盖,使得琴声变得更加幽深。这些细节不仅加强了画面感,也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两句"勿怪湖光少,年来碧影侵"则是对景象的一种总结和揭示。在这里,诗人告诫读者不要惊讶于湖光的减少,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年来"),自然界的美好("碧影")依然在不断地渗透、侵袭。这既是对自然变化的一种接受,也是一种哲学思考,暗示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认同与顺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竹林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深远的人文情怀和治世理念。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醒后追忆

梦中得句事希奇,醒后追思足解颐。

十载耽吟无进步,转从幻境识天倪。

(0)

题薛赓笙夫妇合欢小影六首·其六

不贪一刻值千金,胜赋关雎鼓瑟琴。

如此深情谁画出,苏台名宿两知音。

(0)

癸酉九秋下浣菊宴赠诗十四首·其一起意

旧雨十馀辈,新朋三五人。

看花订知己,行乐届芳辰。

雅聚联亲友,豪吟忘主宾。

师陶真得□,欢会亦前因。

(0)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十三

自古八百岁,夐绝推老彭。

吾社果何修,而适与同庚。

天寿固平格,乃若玉汝成。

萍蓬既相合,俨似同根生。

昔既设盟誓,今益融性情。

联交贵真挚,久要非市名。

遭际难强同,福寿莫与京。

江山郁奇气,百世疑结晶。

(0)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七沙先生怀甫

海上栖迟快朵颐,入林把臂日酣嬉。

前程未展鲲鹏志,幽愤难教鹈鴂知。

一舸鸱夷载西子,几人萍聚听南词。

沙鸥最是多情侣,与尔联盟共赋诗。

(0)

前韵赠钱君翰四首·其二

牛鬼蛇神都应运,斯文扫地不如无。

栖迟尘海谋生拙,管领江山辟径芜。

吊古伤今三太息,感时怀旧一嘻吁。

我身往事多屯蹶,孤愤填膺碎六瑚。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