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花子》
《山花子》全文
清 / 冯幵   形式: 词

恻恻轻风透碧纱。小屏残夜月西斜。

照见旧时襟上泪,似桃花。

殢枕蘅芜迷睡蝶,隔墙杨柳有啼鸦。

一夕疏窗横烛坐,忽天涯。

(0)
鉴赏

这首《山花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的静谧景象,情感深沉而含蓄。开篇“恻恻轻风透碧纱”一句,通过轻柔的春风穿透薄纱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微妙情绪。接着,“小屏残夜月西斜”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时间的流逝,月光斜照在小屏风上,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

“照见旧时襟上泪,似桃花。”这一句将回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通过“旧时襟上泪”的形象,仿佛是桃花般娇艳而又带着伤感,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刻画。桃花在这里不仅象征着美丽,也隐含着泪水与哀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

“殢枕蘅芜迷睡蝶,隔墙杨柳有啼鸦。”这两句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通过“殢枕”(沉醉于枕头)与“迷睡蝶”(迷失在梦境中),以及“隔墙杨柳”与“啼鸦”(远处传来的乌鸦叫声),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纷扰与迷茫。

最后,“一夕疏窗横烛坐,忽天涯。”这一句将思绪拉远,通过“疏窗”(稀疏的窗户)和“横烛坐”(横放着蜡烛坐着),表现了主人公独自一人在夜晚的孤独状态,而“忽天涯”则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或对某种遥远情感的追寻,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远。

综上所述,《山花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夜晚场景,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当下孤独境遇的感慨,情感真挚而动人。

作者介绍

冯幵
朝代:清

1873-1931,字君木,浙江慈溪人。生于清穆宗同治十二年,卒于民国二十年,年五十九岁。少孤,从母俞受诗。年十五六,斐然有著作志。二十补诸生,光绪二十三年,(公元一八九七年)以拔贡试于朝,列二等。例得知县,拜自显为儒官,受丽水县学训导。寻调宣平,因病不赴。年甫三十,归,不复出,与吴昌硕、况周颐、朱孝藏、程颂万游,交尤笃。晚,以疾卒于海上旅次。开为文华实相资,诗出入杜、韩、黄、陈,兼工倚声,尝与陈境塘等结剡社。著有《回风堂文》若干卷,诗若干卷,词一卷,日记若干卷,杂著若干种,藏于家。
猜你喜欢

新晴爱月

野性平生惟爱月,新晴半夜睹婵娟。

起来自擘纱窗破,恰漏清光落枕前。

(0)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

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

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

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

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

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

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

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

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

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

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0)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

久客应吾道,相随独尔来。

孰知江路近,频为草堂回。

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

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0)

人过远村秋日晚,鸟飞平野暮天空。

(0)

送诸暨裴少府

山公访嵇绍,赵武见韩侯。

事去恩犹在,名成泪却流。

一官同北去,千里赴南州。

才子清风后,无贻相府忧。

(0)

吴门别主人

早晚更看吴苑月,小斋长忆落西窗。

不知明夜谁家见,应照离人隔楚江。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