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福州大水行同张樵野丈荫桓龚霭人丈易图作》
《福州大水行同张樵野丈荫桓龚霭人丈易图作》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古风

黑风吹海海夜立,倏忽平地生波涛。

囊沙拥水门急闭,飞浪已越城墙高。

漂庐拔木无万数,安得江揵淮阳包。

众头攒动乍出没,欲葬无椁栖无巢。

攀崖绿壁幸脱死,饥肠雷吼鸣嗷嗷。

中丞视氏犹已溺,急起冒突挥露桡。

鸱鸮毁室商救子,鱼鳖满城资渡桥。

况闻移粟苏喘息,自雍及绛来千艘。

流离琐尾得安宅,无复登屋声三号。

天灾流行国代有,难得官长劳民劳。

海疆东南正多事,水从西来纷童谣。

曲突徙薪广恩泽,愿亟靖海安天骄。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福州遭遇洪水时的惨烈景象与人民的苦难。开篇以“黑风吹海海夜立,倏忽平地生波涛”两句,形象地展现了洪水突然爆发的惊人力量,仿佛黑夜中的风暴将大海卷入了陆地,瞬间便在平地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接着,“囊沙拥水门急闭,飞浪已越城墙高”描述了洪水涌入城市,城墙也无法抵挡其汹涌之势,飞溅的浪花甚至超过了城墙的高度。洪水肆虐,摧毁了无数房屋和树木,无数生灵在洪水中挣扎求生,却无处可藏,只能在悬崖峭壁间侥幸逃生,饥饿与痛苦交织在他们的哀嚎之中。

“中丞视氏犹已溺,急起冒突挥露桡”则展现了官员们的紧急行动,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奋力划船救援被困的民众。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其他救助行为,如鸱鸮(猫头鹰)救助幼子,以及利用船只和桥梁帮助更多的人逃离洪水。

最后,“流离琐尾得安宅,无复登屋声三号”表达了洪水过后,人们虽然暂时得到了安全的住所,但之前的悲惨经历仍令人难以忘怀。诗中还提到,尽管自然灾害是普遍存在的,但官员们的努力减轻了民众的苦难,值得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细节,展现了福州大水灾难的严重性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歌颂了在灾难面前人们的互助精神和政府的救援行动。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溧阳旧县桥转至深溪一首

旧县久沦没,孤桥仍倚波。

林坰罢城郭,洲岛接藤萝。

静下仙人鹤,閒浮道士鹅。

清溪深百尺,浩渺一舟过。

(0)

入齐地阿城闻蝉一首

朱夏玄蝉响,微风翠柳斜。

禀应神府露,餐以帝孙霞。

果荫陈王宅,桐疏虞子家。

应为齐女唳,此地自清嗟。

(0)

春江曲一首

碧月明霞是襟抱,远壑深溪纵幽讨。

孤舟摇拽白日悬,清江忽已生春草。

千里应同放柳新,一时独听啼莺早。

东西南北徒自勤,世上何人识怀宝。

(0)

江南弄一首

时人不识窥玉渊,安知骊龙之所蟠。

风云未来,蝼蚁且欢。

蝼蚁苦之徒自劳,忽翻飞,嗤尔曹。

(0)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十五

国邑多狡客,白日行峳峳。

狙诈复饕诐,君子胡可留。

予欲舍之去,夫椒诚故丘。

所食无鯈鱼,何以巳吾忧。

(0)

少宗伯崔公子钟致书币香仪吊慰志感一首

崔公邈邺台,黄生寄吴壤。

未瞻琼瑶色,尝接鸿雁响。

丈夫意气合,四海即吾党。

岂曰形面交,共以心期赏。

岁阑擢南服,煌煌宗伯长。

闻之怡我衿,谓当驱车访。

人事懊不齐,母氏去慈养。

哀庐无酬荅,画扇有啼怆。

公良悼此戚,仪物贲堂愰。

吊言何殷勤,长跪启灵爽。

葬有千里会,此谊古贤上。

永抱刻骨情,耿以佩诚飨。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