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浮云,寒雨洒清晓。
鲜鲜墙下菊,颜色一何好。
好色岂能常,得时仍不早。
文章损精神,何用觑天巧。
四时悲代谢,万物惜凋槁。
岂知寒鉴中,两鬓甚秋草。
东城彼诗翁,学问同少小。
风尘世事多,日月良会少。
我有一樽酒,念君思共倒。
上浮黄金蕊,送以清歌袅。
为君发朱颜,可以却君老。
秋风吹浮云,寒雨洒清晓。
鲜鲜墙下菊,颜色一何好。
好色岂能常,得时仍不早。
文章损精神,何用觑天巧。
四时悲代谢,万物惜凋槁。
岂知寒鉴中,两鬓甚秋草。
东城彼诗翁,学问同少小。
风尘世事多,日月良会少。
我有一樽酒,念君思共倒。
上浮黄金蕊,送以清歌袅。
为君发朱颜,可以却君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奉呈圣俞》。诗人通过描绘秋风中的菊花,展现了季节更替和生命的短暂。"秋风吹浮云,寒雨洒清晓",形象地刻画了秋天的清晨景象,为菊花的出场铺垫。"鲜鲜墙下菊,颜色一何好",赞美了菊花鲜艳的颜色和生机。
然而,诗人深感时光易逝,"好色岂能常,得时仍不早",暗示美好的事物不能长久保持。他进一步指出,过分追求文章之巧,反而消耗了精神,不如珍惜眼前。"文章损精神,何用觑天巧",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接着,诗人感慨岁月无情,自己在镜中看到双鬓如秋草,而朋友依旧保持着少年般的学问。"四时悲代谢,万物惜凋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哀叹。最后,诗人借酒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愿以美酒和歌声为友人留住青春,"我有一樽酒,念君思共倒","为君发朱颜,可以却君老",展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关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菊花为引,寓言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邻翁情郑重,赠我小金钱。
半锸开苍藓,全根带晓烟。
数花浮酒面,三嗅种篱边。
舍北疏梅近,馨香更勉旃。
见山不见理,真假析为二。
看假作真山,细大岂殊致。
邻翁怜索居,奉我石一块。
嵌空会短小,枯涩少坚腻。
承以下岩紫,其体润而细。
翁言白鹿皮,苍璧惭倒置。
殷勤加谢翁,分别非所会。
但见眼中山,几立出尘外。
侵寒欲清癯,向晚变孤翠。
萧萧风雨天,云气或冥晦。
虽地禽鸟声,颇若岩洞邃。
侧耳听其中,恐有隐者在。
孤根抱石半岩生,玉骨知春自发荣。
我有此间来往债,年年须挽一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