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得翔鸾舞凤枝,不知雨露几含滋。
但同栎社长无用,留作明堂柱石姿。
养得翔鸾舞凤枝,不知雨露几含滋。
但同栎社长无用,留作明堂柱石姿。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遂的作品,名为《题顺宁壁》。从这四句话中,可以看出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抒发了自己对于才华与地位不相匹配的感慨。
“养得翔鸾舞凤枝”,这里的“翔鸾”指的是仙鹤,“舞凤枝”则是形容诗人自身如同仙鸟般翩翩起舞,意指诗人的才华和抱负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然而紧接着的“不知雨露几含滋”,则是暗喻自己虽然才华横溢,却并不知道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如何,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自身价值的认知与社会给予的回馈不成正比。
“但同栎社长无用”,这里的“栎社”即古代的一种树木,常用于比喻坚贞不屈之士。诗人自比为此,表明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在现实中却感到自己的才能未被充分利用,没有发挥作用。
最后,“留作明堂柱石姿”,“明堂”通常指的是朝廷或官府的正殿,这里的“柱石姿”则是形容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坚固的柱石一样,为国家和社会立下不朽之功。然而,这也只是诗人的愿望,并未得到实现。
总体来看,王遂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才华与地位不匹配的无奈,以及对于能够为国为民所作贡献的渴望。这是一种典型的士人情怀,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常有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稽首十方佛,弥陀圣中尊。
方等修多罗,一切法宝藏。
观音及势至,大地菩萨僧。
我以诚信心,刻板并印造。
阿弥陀经卷,及以正信偈。
旋造各一万,施四众受持。
偈以发信心,经以资读诵。
若有每日中,至少诵三卷。
年诵千八十,十年万八百。
况复多诵者,及历多年数。
如是积功德,自然生佛前。
我此万卷经,随所流布处。
极少得一人,诵持生净土。
我愿承此力,决定生彼国。
况复于多人,人亡经复在。
展转相传授,是名无尽灯。
灯灯相照耀,破生死长夜。
显出佛菩提,究竟悉同生。
常寂光净土,持此清净福。
回向奉君亲,我国圣帝王。
及圣后圣位,仁寿各万年。
覆育群氓类,我父母眷属。
怨亲非怨亲,咸承胜善根,同生安养国。
《为檀越写弥陀经正信偈发愿文》【宋·释遵式】稽首十方佛,弥陀圣中尊。方等修多罗,一切法宝藏。观音及势至,大地菩萨僧。我以诚信心,刻板并印造。阿弥陀经卷,及以正信偈。旋造各一万,施四众受持。偈以发信心,经以资读诵。若有每日中,至少诵三卷。年诵千八十,十年万八百。况复多诵者,及历多年数。如是积功德,自然生佛前。我此万卷经,随所流布处。极少得一人,诵持生净土。我愿承此力,决定生彼国。况复于多人,人亡经复在。展转相传授,是名无尽灯。灯灯相照耀,破生死长夜。显出佛菩提,究竟悉同生。常寂光净土,持此清净福。回向奉君亲,我国圣帝王。及圣后圣位,仁寿各万年。覆育群氓类,我父母眷属。怨亲非怨亲,咸承胜善根,同生安养国。
https://shici.929r.com/shici/qytfcExn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