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一过雨,万红不留迹。
草木是寻常,奈何春失色。
园林肯忍耻,人眼看不得。
向来倾艳时,天女几夺织。
今朝有差事,泥土蒙文饰。
素花最后出,到骨是一白。
东官赏其韵,居然班十客。
著处合摇台,残垣不三尺。
故家美风味,可怜六月息。
相逢各默然,笑口不得擘。
造化则剧耳,风檐重嗟惜。
夜来一过雨,万红不留迹。
草木是寻常,奈何春失色。
园林肯忍耻,人眼看不得。
向来倾艳时,天女几夺织。
今朝有差事,泥土蒙文饰。
素花最后出,到骨是一白。
东官赏其韵,居然班十客。
著处合摇台,残垣不三尺。
故家美风味,可怜六月息。
相逢各默然,笑口不得擘。
造化则剧耳,风檐重嗟惜。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细雨过后的情景,万物新鲜而又不留痕迹。诗人感慨于草木寻常,而春色却因此失去光彩。园林虽忍受了春色的消逝,但人们的目光却难以承受这样的变化。天女织云之美,今朝却被泥土所掩盖。
最后绽放的是素花,其纯白如骨。东方官府赏识这诗的韵味,将其列为十位客人中的居然班。诗中提及的台合摇处,残留的垣不高,只有一尺多高。故乡的风情美好,但六月已是季节末尾,令人感慨。
相遇之人各自沉默,无言以对,笑容亦难以展露。这场春雨仿佛造物主的手笔,既有生长又带走了繁华,让人重嗟惜。
题墨脱新镌,扃钥开清晓。
文衡朝士高,香案天风小。
银袍带残月,玉鹭集寒沼。
赳赳干城材,衔枚出远徼。
才气方自强,未战意先挑。
临文寻汝贤,形见乃微妙。
人才焉可齐,云汉多年少。
悭思忧明膏,俊性玩斜照。
得丧召荣辱,美恶露嚬笑。
修毫饮流液,灵珠落光耀。
雕琢破巨璞,歌舞探长鞘。
含蓄既寂寂,运动还渺渺。
重赏岂敢吝,行当塞明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