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安氏西林别业》
《寄题安氏西林别业》全文
明 / 崔光玉   形式: 古风

流光迅风轮,奇标密玄赏。

缅彼西林幽,伊人遂孤往。

川阜翕而回,云霞互相荡。

背谷面嵚崟,临流眺深广。

危磴非一盘,崇台得平壤。

拾翠戾中州,采芳搴宿莽。?渚半芙蕖,花源杂菰蒋。

野鹤卓不群,水凫宛其项。

披翳竟如无,穿薄亭忽敞。

林端景易昏,竹杪烟初上。

信匪混喧嚣,差足供偃仰。

散体随飘飖,游神极虚扩。

有方情自适,无营念不爽。

迨我暇日多,丘园叶嘉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安氏西林别业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美景与内心宁静的和谐统一。

首先,“流光迅风轮,奇标密玄赏。”以“流光迅”形容时间的快速流逝,如同转动的车轮,而“奇标密玄赏”则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深入欣赏和探索。接着,“缅彼西林幽,伊人遂孤往。”描绘了西林的幽静与作者独自前往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川阜翕而回,云霞互相荡。”描述了山川起伏,云雾翻滚的壮丽景象。“背谷面嵚崟,临流眺深广。”则通过背靠山谷,面向峻岭,临水远眺的视角,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

“危磴非一盘,崇台得平壤。”描绘了崎岖的山路和高大的平台,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挑战性。“拾翠戾中州,采芳搴宿莽。”则通过采集翠绿之物和芳香植物的活动,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亲近。

“?渚半芙蕖,花源杂菰蒋。”描绘了水中荷花与芦苇交织的美丽画面。“野鹤卓不群,水凫宛其项。”通过描写鹤的独立与鸭的悠闲,展现了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披翳竟如无,穿薄亭忽敞。”描述了穿过密林后豁然开朗的景象。“林端景易昏,竹杪烟初上。”则通过林梢的黄昏和竹尖的烟雾,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信匪混喧嚣,差足供偃仰。”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的宁静与放松。“散体随飘飖,游神极虚扩。”则通过身体的自由流动和心灵的广阔,展现了与自然的融合与超越。

最后,“有方情自适,无营念不爽。”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自我满足和无欲无求的心态。“迨我暇日多,丘园叶嘉奖。”则通过期待更多闲暇时光的到来,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崔光玉
朝代:明

崔光玉,南海人。明神宗万历四年(一五七六)举人。官通判。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
猜你喜欢

春日同子与顺甫游姚园分韵四首·其四

事事心相契,难知可易忘。

片云为碣石,残雨即沧浪。

草重杯堪席,花肥蜜欲房。

醉来须袒跣,知尔恕吾狂。

(0)

春日同子与顺甫游姚园分韵四首·其三

尔辈成三益,园亭胜颇兼。

春云催淡荡,寒暝阁廉纤。

黄鸟惊搔首,幽枝出捲帘。

莫愁归骑促,残日挂峰尖。

(0)

悼亡儿果祥诗十首·其四

月月山东使,平安两字存。

昨来见书到,半是忆儿言。

汝爷心已折,汝祖念弥敦。

说到伤情处,青天日自昏。

(0)

题东皋隐居四首·其一

世路已知晚,山花长见春。

曾为独醒者,归学耦耕人。

小妇能蚕事,诸孙理钓纶。

青天五柳下,藜杖一閒身。

(0)

晓行西山从间道发即景有作

中逵暂改辙,高眺对苍然。

晓径松花合,秋林枫叶鲜。

穿蹄出穴兔,薄眦护巢鸢。

隐隐闻笳鼓,无何蓟北天。

(0)

孙兆孺华阳巾歌

通明玉京堕来身,秀眉长额飘须鬒。

皎如野鹤翘鸡群,有冠却挂神虎门。

归来自制华阳巾,皂角出没中茅云。

手抄隐诀名登真,松风不厌旦夕闻。

后千馀年有孙君,自言曾受十赉文。

巾陶所巾鹿皮裙,访我海上霏烟昏。

父老巷视儿童奔,俱言神仙来试人。

愿孺宝此贻诸昆,后有优孟能称孙。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