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建谈之子,诗禅丈室宽。
能将铅椠事,止作葛藤看。
坏衲蒙头易,玄机得髓难。
何因清夜话,分我一蒲团。
景建谈之子,诗禅丈室宽。
能将铅椠事,止作葛藤看。
坏衲蒙头易,玄机得髓难。
何因清夜话,分我一蒲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题目为《题何秀才诗禅方丈》。从诗中可以看出,刘克庄对何秀才在修行方面的造诣给予了高度评价。
“景建谈之子,诗禅丈室宽。”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宁静的境界。“景建”指的是高远的境界,“谈之子”则是说何秀才的话语中充满了这种境界。接着“诗禅丈室宽”表达了何秀才在诗和禅修之间寻得了一种宽广的心灵空间。
“能将铅椠事,止作葛藤看。” 这两句则展示了何秀才的豁达与超脱。即使面对铅椠(可能指的是沉重或苦恼的事)也能够像看待普通的葛藤一样平静处理,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内心修养的赞赏。
“坏衲蒙头易,玄机得髓难。” 这两句深入探讨了禅修的奥秘。外在的衣衫破旧并不难,但要真正领悟到禅宗中“玄机”的精髓,却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最后,“何因清夜话,分我一蒲团。” 则是在平静的夜晚,诗人与何秀才进行深入交流,并分享了一种精神上的坐禅之法——“蒲团”,象征着心灵的宁静和专注。
整首诗通过对何秀才的赞美,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中对于道德修养与文学艺术并重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刘克庄本人对于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