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何秀才诗禅方丈》
《题何秀才诗禅方丈》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景建谈之子,诗禅丈室宽。

能将铅椠事,止作葛藤看。

坏衲蒙头易,玄机得髓难。

何因清夜话,分我一蒲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ùcáishīchánfāngzhàng
sòng / liúzhuāng

jǐngjiàntánzhīshīchánzhàngshìkuān

néngjiāngqiānqiànshìzhǐzuòténgkàn

huàiméngtóuxuánsuǐnán

yīnqīnghuàfēntuán

翻译
景建的儿子,他的诗禅修行之地宽敞
他能够把抄写之事,看作寻常琐事般处理
破旧的僧衣披在肩上毫不在意,领悟深奥佛法却不易
为何在寂静的夜晚,能与我共享清谈,分给我一个蒲团共坐
注释
景建:人名,可能指诗人景建。
子:儿子。
诗禅丈室:修行诗禅的居所。
宽:宽敞。
铅椠:古代书写工具,这里指抄写工作。
事:事务。
葛藤:比喻复杂纷乱的事物。
坏衲:破旧的僧袍。
蒙头:披在头上。
玄机:深奥的道理或佛法。
得髓:真正领悟。
何因:为何。
清夜:寂静的夜晚。
蒲团:僧人打坐用的草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题目为《题何秀才诗禅方丈》。从诗中可以看出,刘克庄对何秀才在修行方面的造诣给予了高度评价。

“景建谈之子,诗禅丈室宽。”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宁静的境界。“景建”指的是高远的境界,“谈之子”则是说何秀才的话语中充满了这种境界。接着“诗禅丈室宽”表达了何秀才在诗和禅修之间寻得了一种宽广的心灵空间。

“能将铅椠事,止作葛藤看。” 这两句则展示了何秀才的豁达与超脱。即使面对铅椠(可能指的是沉重或苦恼的事)也能够像看待普通的葛藤一样平静处理,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内心修养的赞赏。

“坏衲蒙头易,玄机得髓难。” 这两句深入探讨了禅修的奥秘。外在的衣衫破旧并不难,但要真正领悟到禅宗中“玄机”的精髓,却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最后,“何因清夜话,分我一蒲团。” 则是在平静的夜晚,诗人与何秀才进行深入交流,并分享了一种精神上的坐禅之法——“蒲团”,象征着心灵的宁静和专注。

整首诗通过对何秀才的赞美,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中对于道德修养与文学艺术并重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刘克庄本人对于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南歌子.过扬州

新月初三夜,春风廿四桥。珠帘十里柳千条。

趁得一江飞絮、上兰桡。海燕飞金屋,江梅怨玉箫。

罟师收网带馀潮。依旧青山隐隐、水迢迢。

(0)

西岩石佛像

古壁呼灯照,天然金粟装。

石开生外相,云见定中光。

已觉空山静,还愁过客忙。

大千烦恼意,合眼未能忘。

(0)

八月十六夜登景阳阁

内桥东去冶城西,杰阁崚嶒望眼迷。

祇欲化烟山黯黯,每于对月客凄凄。

半城箫管吹云净,平野星河压戍低。

节物渐移灯火乱,更无残梦到金闺。

(0)

幸雨·其一

烦忧溽暑并如焚,远远烽烟接火云。

正与田禾争性命,况兼市虎骇传闻。

山楼帘卷风难定,城阙峰遮日未曛。

且幸众心收一雨,夜凉全已洗炎氛。

(0)

挽陈化成联

昔时未读五车书,雅量清心,温如玉,冷如冰,是大将实是大儒,使天下讲道论文人愧死;

此日竟成千载业,忠肝义胆,重于山,坚于石,忘吾身不忘吾主,任世间寡廉鲜耻辈偷生。

(0)

五月初二.福主游本甲内柱联

天教穗岭儒宗,存神过化;

人为蒲觞时节,献馥输忱。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