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无情,阳春如客。晚风吹尽繁枝。
落红堆径,小槛立移时。
乐事不堪再省,吴乡远、愁思依依。
谁家燕,斜穿绣幕,轻惹画梁泥。还知。
人寂寞,殷勤软语,来说差池。
怕王孙归去,芳草离离。
倚翠屏山梦断,无心听、啼鸟催归。
何时向,溪流练带,一舸载鸱夷。
寒食无情,阳春如客。晚风吹尽繁枝。
落红堆径,小槛立移时。
乐事不堪再省,吴乡远、愁思依依。
谁家燕,斜穿绣幕,轻惹画梁泥。还知。
人寂寞,殷勤软语,来说差池。
怕王孙归去,芳草离离。
倚翠屏山梦断,无心听、啼鸟催归。
何时向,溪流练带,一舸载鸱夷。
这首词作是《满庭芳》,作者是宋末元初的词人仇远。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怀念之情的词。
首先,"寒食无情,阳春如客"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寒食"指的是清明节前后不用火煮食的习俗,这里借此暗示时间的冷漠和无常。而"阳春如客"则形象地比喻春天像一个匆匆过客,给人以短暂易逝之感。
接着,"晚风吹尽繁枝。落红堆径,小槛立移时"描绘了春末的景色,晚风将花瓣吹落,一片片落红覆盖着小路,小小的围栏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可爱和珍贵。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的留恋。
"乐事不堪再省,吴乡远、愁思依依"表达了诗人面对过往欢乐时光的难以割舍之情。"乐事"指的是快乐的事情,而"不堪再省"则是说这些事情太美好了,回想起来就已经感到心痛。而"吴乡远、愁思依依"则表明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深乡愁和难以排遣的忧虑。
"谁家燕,斜穿绣幕,轻惹画梁泥。还知。人寂寞,殷勤软语,来说差池"这几句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温馨场景的描写。一对燕子在精致的帐幔中穿梭,它们的活动轻轻触动了画梁上的泥土。接着,诗人感慨于人间寂寞,将自己的情感倾诉给池水,希望得到某种回响。
"怕王孙归去,芳草离离。倚翠屏山梦断,无心听、啼鸟催归"这几句则充满了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担忧和不舍。诗人害怕那些王孙贵族的游子们会离去,留下的是一片片芳草孤独地生长。而自己倚靠在翠绿的屏风旁,却发现美好的山中梦境已经破碎,对于啼鸣着催促归家的鸟叫声,也失去了兴趣。
最后,"何时向,溪流练带,一舸载鸱夷"表达了诗人渴望重返自然之情。"何时向"是对未来某个时刻的期待,希望能够面对那条清澈的小溪,小船上载着鸣叫的鸭子,在水流中自由自在地划行。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舍昼夜、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永恒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