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新裁明月影,珠帘半上琼钩。
榴花红到玉钗头。彩丝宜续命,绿砌绕忘忧。
酒泛菖蒲香玉碎,嫩红双靥横秋。
画船何处闹歌楼。萧萧烟雨外,还锁楚江愁。
团扇新裁明月影,珠帘半上琼钩。
榴花红到玉钗头。彩丝宜续命,绿砌绕忘忧。
酒泛菖蒲香玉碎,嫩红双靥横秋。
画船何处闹歌楼。萧萧烟雨外,还锁楚江愁。
这首《临江仙·端午》由明代女诗人叶小鸾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与情感。开篇“团扇新裁明月影,珠帘半上琼钩”以细腻之笔勾勒出一幅端午佳节的场景,新裁的团扇映着如水的月光,半卷的珠帘装饰着琼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
“榴花红到玉钗头”一句,将鲜艳的石榴花与女子的玉钗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节日的色彩斑斓,也暗含了对女性美的赞美。接下来的“彩丝宜续命,绿砌绕忘忧”,通过端午节特有的习俗——系五彩丝线和绿植环绕,表达了对生命延续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忧愁的遗忘。
“酒泛菖蒲香玉碎,嫩红双靥横秋”描绘了端午时节人们欢聚一堂,共饮菖蒲酒的情景,酒香四溢,如同玉碎的声音,增添了几分节日的热烈气氛。同时,“嫩红双靥横秋”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女子的娇美与秋天的生机,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最后,“画船何处闹歌楼。萧萧烟雨外,还锁楚江愁”则将视角转向了远处,画船在烟雨中穿梭,歌楼里传来欢快的歌声,与楚江的愁绪形成对比,既表现了节日的欢乐,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端午节的习俗与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美好,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也有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江南春来白雪烂,落月横参夜将半。
缟衣绰约如故人,踏飒梨云敧老干。
北风猎猎天正寒,彷佛风节凭西阑。
乃知山人竟不死,夜煮白石青松间。
高情抚世无今昔,溪上梅花没荒棘。
忆曾挥翰洒溪云,一枝寄与春消息。
花前唤酒写长歌,花下呼儿扫落花。
若不扬州何逊宅,定是西湖处士家。
山人爱梅心独苦,笑尔豪吟玉堂树。
山巅水际日看花,凤诏鸾书招不去。
解衣盘礴两袖垂,腕指所至皆天机。
南枝著花玉色起,北枝冻压玄霜飞。
自从上苑成尘土,无复当年旧歌舞。
源上桃花不记秦,九畹芳兰已忘楚。
不如山人卧云松,破屋长在梅花东。
传家别有花作谱,放手直欲先春风。
见花如见山人面,谁道人间亡是公。
《题画梅和王山农韵》【元·钱宰】江南春来白雪烂,落月横参夜将半。缟衣绰约如故人,踏飒梨云敧老干。北风猎猎天正寒,彷佛风节凭西阑。乃知山人竟不死,夜煮白石青松间。高情抚世无今昔,溪上梅花没荒棘。忆曾挥翰洒溪云,一枝寄与春消息。花前唤酒写长歌,花下呼儿扫落花。若不扬州何逊宅,定是西湖处士家。山人爱梅心独苦,笑尔豪吟玉堂树。山巅水际日看花,凤诏鸾书招不去。解衣盘礴两袖垂,腕指所至皆天机。南枝著花玉色起,北枝冻压玄霜飞。自从上苑成尘土,无复当年旧歌舞。源上桃花不记秦,九畹芳兰已忘楚。不如山人卧云松,破屋长在梅花东。传家别有花作谱,放手直欲先春风。见花如见山人面,谁道人间亡是公。
https://shici.929r.com/shici/jPnzKIsZhN.html
清赏各有适,何异同登攀。
君舟泊西隩,我车上东山。
林光变宿雨,溪响洄晴澜。
春深飞花歇,日入好鸟还。
佳景欣所得,毋令清兴残。
俯看纵壑鱼,仰见培风翰。
物理固有待,努力当希颜。
胡为念穷达,戚戚天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