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师伯浑用韵复次·其二》
《师伯浑用韵复次·其二》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风俗相传三近古,作成况自圣明朝。

藏家文字本苍史,继世子孙非黑要。

近报汉廷频诏下,时闻蜀士有旌招。

怪君尚尔衣逢掖,独向空山伴采樵。

(0)
翻译
风俗相传自古至今,特别是在圣明的明朝时期
藏书之家的文字如同古老的史册,世代子孙并非追求权势
朝廷频繁发布诏令,时常听说蜀地士人受到表彰
奇怪的是你仍然穿着儒生的衣服,独自在空山中陪伴樵夫
注释
风俗:社会习俗。
相传:流传下来。
古:古代。
圣明朝:圣明的明朝时代。
藏家:藏书的人家。
文字:书籍文献。
苍史:古老的历史。
非黑要:不是追求权势。
近报:近期的报告。
汉廷:汉朝朝廷。
频诏下:频繁发布诏令。
蜀士:蜀地的士人。
怪君:令人惊奇的先生。
尚尔:仍然如此。
衣逢掖:穿着儒生的衣服。
空山:空旷的山林。
伴采樵:陪伴樵夫砍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题为《师伯浑用韵复次(其二)》。诗中,诗人首先提到风俗传承中的古老传统,强调这些传统在圣明的明朝时期得以延续。他接着指出,这些文献记录着家族的历史,子孙后代应该珍视并传承而非忽视。诗人还提及汉廷频繁发布诏书,以及蜀地士人受到表彰的现象,暗示社会对知识和文化的重视。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师伯浑的行为表示惊讶,因为对方仍然穿着儒生的服装(逢掖,古代读书人的服饰),却独自隐居山中,与樵夫为伍。这表达了诗人对师伯浑选择远离尘世、专心于学问生活的敬佩和不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赞扬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也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志向和生活方式的反思。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寅庵

哲人操履异凡庸,终日乾乾省厥躬。

举目若临天帝座,出门如睹大宾容。

半生持守无违越,万虑潜消自感通。

嗟我小心恒翌翌,芝兰气味喜相同。

(0)

张文献公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龟峰石畔草如茵。

松阴故址风霜古,苔锁残碑岁月深。

万古铁胎遗素像,千秋金鉴写丹心。

登临眺望追怀处,风度依然照古今。

(0)

游九华山

峰头名胜郁岧峣,一上南岑四望遥。

山拥九华森地轴,塔衔双照插天标。

朝看岚翠和烟重,晓过溪声带雨骄。

我欲皈依清静里,可能长此避尘嚣。

(0)

石龙头山

天上归来寻旧迹,行边清兴只依然。

白云流水回幽涧,碧树啼猿破晚烟。

翠落山光方外景,露和花气洞中天。

须知此地经行处,屈指重游二十年。

(0)

清乐轩四景诗为驸马沐公赋四首·其三

梧叶萧萧秋意凉,端居偏爱木樨香。

韦编或玩归藏易,法帖闲临急就章。

阶下葵开常向日,篱边菊绽未知霜。

怡情何用誇醇酎,碧碗新调紫蔗浆。

(0)

送张真人贺圣节回龙虎山

龙虎真人上界仙,桂旗兰盖惯朝天。

承恩长到黄金殿,侍宴曾陪白玉筵。

午夜星辰回使节,西江烟水送归船。

京华岁岁期相遇,来祝吾皇寿万年。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