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尚郎中·其三》
《上尚郎中·其三》全文
宋 / 刘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衰年何用响铮铮,一错元来铸不成。

为役谁怜烛之武,浮言枉累铁元城。

铄金有口难从众,轑釜无羹枉怨兄。

一点红炉属君手,放教跃冶要分明。

(0)
注释
衰年:垂暮之年。
何用:何必。
铮铮:响亮。
铸不成:无法挽回。
为役:使者。
谁怜:谁会可怜。
烛之武:比喻有才能但被忽视的人。
浮言:流言蜚语。
枉累:白白牵累。
铄金:金子。
从众:随大流。
轑釜:蒸锅。
枉怨:白白埋怨。
红炉:炽热的炉火。
属:属于。
君手:你的手中。
放教:让你。
跃冶:燃烧。
要分明:要清晰明确。
翻译
垂暮之年何必再响亮,一开始就铸错无法挽回。
谁会可怜烛之武这样的使者,无端的流言白白牵累了铁壁之城。
即使金子有口也无法随大流,蒸锅里没有羹却白白埋怨兄弟。
那一点炽热的炉火在你手中,你要让它燃烧得清晰明确。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刘鉴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境遇的悲凉。诗中“衰年何用响铮铮,一错元来铸不成”两句,通过对过去岁月的回顾,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事业无成的哀伤。“为役谁怜烛之武,浮言枉累铁元城”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身处乱世、不得志的悲愤,以及对外界是非和不实之词的厌恶。

“铄金有口难从众,轑釜无羹枉怨兄”两句中,“铄金”比喻诗人的高尚品格,“轑釜”则象征着世俗的纷争和是不公正。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坚守个性而难以得到理解的苦恼。

最后,“一点红炉属君手,放教跃冶要分明”则是诗人对于知识分子应有之作为和责任的期望。这里的“一点红炉”象征着智慧的火种,“放教跃冶”则意味着以宽广的心胸去教育和引导他人,而“要分明”则强调了做事需要的是非分明。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反思和对外界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在动荡年代中的独立精神和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刘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题曲阿三昧王佛殿前孤石

孤石自何处,对之疑旧游。

氛氲岘首夕,苍翠剡中秋。

迥出群峰当殿前,雪山灵鹫惭贞坚。

一片孤云长不去,莓苔古色空苍然。

(0)

哭魏兼遂

古今俱此去,脩短竟谁分。

樽酒空如在,弦琴肯重闻。

一门同逝水,万事共浮云。

旧馆何人宅,空山远客坟。

艰危贫且共,少小秀而文。

独行依穷巷,全身出乱军。

岁时长寂寞,烟月自氛氲。

垄树随人古,山门对日曛。

汎舟悲向子,留剑赠徐君。

来去云阳路,伤心江水濆。

(0)

登思禅寺上方题修竹茂松

上方幽且暮,台殿隐蒙笼。

远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

众溪连竹路,诸岭共松风。

傥许栖林下,甘成白首翁。

(0)

送处士归州因寄林山人

陵阳不可见,独往复如何。

旧邑云山里,扁舟来去过。

鸟声春谷静,草色太湖多。

傥宿荆溪夜,相思渔者歌。

(0)

汉阳献李相公

退身高卧楚城幽,独掩闲门汉水头。

春草雨中行径没,暮山江上捲帘愁。

几人犹忆孙弘阁,百口同乘范蠡舟。

早晚却还丞相印,十年空被白云留。

(0)

再游巾子山寺

灵江江上帻峰寺,三十年来两度登。

野鹤尚巢松树遍,竹房不见旧时僧。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