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舆缓过丛榆路,晓烟濛濛迷白露。
荆篱土室学荒村,爽籁寒风叫枯树。
树旁迤逦猎骑过,惊起爰爰树根兔。
壮士未及弯乌号,深巷已见歇骄怒。
三窟乍失遭奋噬,犬主持献迎鸾辂。
还兔更命赐白金,怜伊芹曝心殷注。
几见韦韝毳幕人,似此输忱实可赋。
轻舆缓过丛榆路,晓烟濛濛迷白露。
荆篱土室学荒村,爽籁寒风叫枯树。
树旁迤逦猎骑过,惊起爰爰树根兔。
壮士未及弯乌号,深巷已见歇骄怒。
三窟乍失遭奋噬,犬主持献迎鸾辂。
还兔更命赐白金,怜伊芹曝心殷注。
几见韦韝毳幕人,似此输忱实可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狩猎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动态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乡村景象,轻车缓缓行过榆树林,晨雾弥漫,白露朦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荆篱土室”、“荒村”的描述,展现了乡村的朴素与原始,而“爽籁寒风叫枯树”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寂寥。在这样的背景下,猎骑的出现打破了宁静,猎人们追逐着树根下的兔子,紧张而激烈。
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壮士未及弯乌号,深巷已见歇骄怒”这一对比,一方面表现了猎人的勇猛与迅速,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猎物的机警与逃脱的不易。当兔子逃入三窟,却遭遇了猎人的奋力捕获,最终被猎人带回,献给主人,这一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最后,“犬主持献迎鸾辂,还兔更命赐白金”描绘了猎物归来的场景,主人不仅接受了猎物,还给予了赏赐,体现了对猎人的尊重与奖赏。同时,“怜伊芹曝心殷注”一句表达了对猎物命运的同情,以及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对比,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的狩猎活动,以及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反映了清代宫廷生活的某些侧面。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涛江吞天去,委此舟一叶。
前之恃勇往,微命几颠跲。
弱缆维复解,宿浪俄妥帖。
北风不满帆,晴空欲凌蹑。
淮人乡情重,相为细扶楫。
浮玉瞥眼过,笑谭得利涉。
穷涂有快意,十北收一捷。
龙公不常喜,未用轻吾怯。
人将宰象山,萧散目郎署。
即今拨烦手,蓄缩殆难措。
邻分铜铁名,恐坐污染故。
髯君千日留,曾无疾顽怒。
德孚俗风动,政洽民孺慕。
过虞椟中毁,稳下竿头步。
定川壮哉县,瞢不揣鲰腐。
虎须有危揽,羊肠无善御。
彼此剧易间,霄壤计相去。
满怀血指羞,乏君斲轮具。
邻辉几馀分,忽复失强助。
归舟不可挽,临风悄延伫。
轩亭晓清旷,行乐未妨频。
无客不堪醉,有花长是春。
凭栏尚红药,结伴擅芳辰。
笑驻凌波步,香分折角巾。
莺声殊自健,杏子况尝新。
仰止宗英伯,来为郑驿宾。
言辞独乐乐,仍命可人人。
鸿弄舞时影,梁蜚歌处尘。
棋枰谁得隽,诗笔自疑神。
攲倒何妨屡,歌呼却甚真。
升沈塞上马,容易鬓如银。
奈许追欢地,回头迹便陈。
醉乡陶然真我底,落世瞢作鱼千里。
颇思溪风鸣桧枝,一洗半生市声耳。
帝城春月雨强半,蹑屐冲泥今已惯。
湖莹冰奁涛涌山,回思向来领奇观。
角角倦鹊语未休,晚鸠饶舌如有求。
明朝定可载酒去,携儿一为湖上游。
湖西群艳虽无在,宿云扫空天宇大。
蹇吾健倒趁早归,醉尉未须嗔目待。
东园郡胜处,不作里所遐。
池台掇天巧,草木专年华。
一雨洗清晓,十顷围红霞。
云何秉烛客,未驾载酒车。
掾郎郡之望,士价诗名家。
折简挽名胜,行庖富柔嘉。
清风应灵籁,高谭振冲牙。
酬酢角鲸吸,赓和纷天葩。
痛饮未渠醉,浩兴渺无涯。
孰知此老惫,坐受强敌加。
空弮将一旅,坚阵凌五花。
诗成字攲倒,病眼正麻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