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四十八》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四十八》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山鹧相招暮不回,南峰空应北峰来。

争衔木叶因霜露,苦待朝阳锦翼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鹧在秋日里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充满了自然的韵律和生命的哲思。

首句“山鹧相招暮不回”,生动地展现了山鹧在黄昏时分相互呼唤的情景,却并未归巢,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执着的氛围。接着,“南峰空应北峰来”一句,通过山峰的呼应,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山鹧之间虽有呼唤,但实际的回应却显得空洞,或许是因为距离遥远,又或是因为某种不可抗力的原因。

“争衔木叶因霜露”这一句,将山鹧的生活细节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通过“争衔木叶”的行为,不仅表现了山鹧觅食的本能,也暗含了它们对生存环境的适应与挑战。而“因霜露”的修饰,则巧妙地将季节的变化融入其中,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最后一句“苦待朝阳锦翼开”,是整首诗情感的高潮。它表达了山鹧对于光明与希望的渴望,以及它们在等待中展现出的坚韧与美丽。这里的“朝阳”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而“锦翼开”则描绘了山鹧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姿态,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力量的颂扬。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鹧的生活场景,通过自然界的元素,传达了深刻的生命哲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和生命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古风二首·其一

牺象荐清庙,馀材弃沟中。

二者虽甚远,残生其实同。

人当贵其身,岂复论穷通。

宁为原上草,一寸摇春风。

(0)

日用

日用无渊奥,其中妙理存。

但能明物性,不必学玄门。

尽力扶元气,精思去病根。

昔人由此道,推己及元元。

(0)

予素不工书故砚笔墨皆取具而已作诗自嘲

我昔生兵间,淮洛靡安宅。

髧髦入小学,童丱聚十百。

先生依灵肘,教以兔园册。

仅能记姓名,笔砚固不择。

灶煤磨断瓦,荻管随手画。

稍长游名场,粗若分菽麦。

偶窥文房谱,虽慕无由获。

笔惟可把握,墨取黑非白。

砚得石即已,殆可供捣帛。

从渠膏粱子,窃视笑哑哑。

(0)

赠拄杖

历险横空捷有神,得来元自剡溪滨。

同为万里江湖客,共见三生风月身。

不怕云中伴凫舄,只愁雨后长龙鳞。

何妨更悟无生理,露柱灯笼一话新。

(0)

题接待院壁

笙歌凄咽离亭晚,回首高城半掩门。

叠叠远山横翠霭,娟娟新月耿黄昏。

未嫌双橹妨攲枕,自是孤舟易断魂。

遥想河桥落帆处,隔江微火认渔村。

(0)

鲁墟舟中作

春浦南来元不到,画桡偶复入鸥群。

人家远火林间见,船底微波枕上闻。

山口正衔初出月,渡头未散欲归云。

锦囊诗草新寥落,得句犹堪寄一欣。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