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驻道中》
《乌驻道中》全文
宋 / 王显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蹲鸱用事谢黄独,木奴弄色陵乌椑。

落日人行桑柘里,西风雁过稻粱时。

故山秋晚正如此,游子天寒何所之。

一笑沙禽忽惊去,水边的皪早横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ùdàozhōng
sòng / wángxiǎnshì

dūnchīyòngshìxièhuángnònglíngbēi

luòrénxíngsāngzhè西fēngyànguòdàoliángshí

shānqiūwǎnzhèngyóutiānhánsuǒzhī

xiàoshāqínjīngshuǐbiāndezǎohéngzhī

注释
蹲鸱:一种植物,这里比喻势力强大的人或物。
乌椑:小木奴,可能指某种树木果实。
桑柘:两种常见的树木,桑用于养蚕,柘则可做木材。
雁过稻粱时:秋季大雁南飞,稻粱成熟的时候。
故山:故乡的山。
游子:指离家远行的人。
一笑沙禽:沙滩上的鸟儿发出的笑声。
水边的皪:形容柳树新叶初生,光洁明亮。
翻译
田间的蹲鸱势力大,压倒了乌椑这小木奴。
夕阳下行人穿行在桑柘间,西风吹过,大雁飞过稻梁丰收的季节。
故乡秋天傍晚景色如此,远游的我在这寒冷天气将要去向何方。
忽然听到沙禽的笑声,它们受惊飞走,水边的柳树已早早挂满新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行人、雁过的田野景象,融入了对故土和游子的深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如蹲鸱、木奴、桑柘等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宁静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画面。

“落日人行桑柘里,西风雁过稻粱时。”这一句尤为精彩,不仅写出了秋天的景色,更透露出农事的丰收和季节的变换。同时,这也隐含着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故山秋晚正如此,游子天寒何所之。”这里,“故山”二字,充满了诗人的乡愁,而“游子天寒何所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行游子的关切和担忧。这两句不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是对情感的抒发。

最后两句“一笑沙禽忽惊去,水边的皪早横枝。”通过描述鸟儿的惊飞和树枝的摇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是对故土情怀和自然美景的一次深情寄托。

作者介绍

王显世
朝代:宋

泉州南安人,字子亦。以遗恩入官,为兴化军录事参军,处事秉正。理宗时,改秩知宁都县。博览群书,工诗。有《容安稿》。
猜你喜欢

访东坡题高风堂屏间

樊口齐安一水间,少年行役鬓成班。

云开甲子三秋雨,日射淮南一带山。

战血浓时云梦远,受恩深处老身闲。

登临莫唱纶巾曲,栖鹘危巢再可攀。

(0)

次韵高秀才木芙蓉

流落秋江世未知,知心未有子西诗。

苏韩句外新相识,孔孟门中许独窥。

不怨碧桃真义命,最宜青女好襟期。

娉婷耻向东风嫁,羞杀邯郸道上姬。

(0)

四次韵李校书雪中临唐人阴符经

乘兴能临褚令书,无人知是戴公庐。

映窗寒雪天相借,嗜古高情我不如。

贞观风流沦没后,凌烟名字断残馀。

李侯用意青云外,肯与时人较疾徐。

(0)

上冢还过方桥

一番新火试新茶,又向方桥记岁华。

草色前头见江树,桑林多处是人家。

拓开白鸟天边眼,背尽红尘脚底沙。

临老不知来几度,只看豆麦不看花。

(0)

铜陵县步

二年三过铜陵县,欲采蘋花意自羞。

他日梦中应记得,浅山衔县水衔州。

(0)

送襄阳冯主簿·其二

老子当年起垄间,岂知零落向华颠。

秋风唤起神洲梦,犹忆平生戴与田。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