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绝山中酒肆稀,独馀青笋路边肥。
石桥鸣水孤村晚,花落春残雨气微。
愁绝山中酒肆稀,独馀青笋路边肥。
石桥鸣水孤村晚,花落春残雨气微。
这首诗描绘了山行途中所见的凄清与寂寥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中暮色图。
首句“愁绝山中酒肆稀”,开篇即点出了山行的孤独与寂寞,山中的酒肆本就稀少,此刻更添愁绪。酒肆在古代常是人们聚会、消遣之地,此处的“愁绝”不仅表达了对酒肆稀少的遗憾,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次句“独馀青笋路边肥”,转而描写路边的景象。青笋在春天生长旺盛,这里的“肥”字生动地表现了青笋的茂盛与生机,与前句的“愁绝”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生命力的向往与渴望。
第三句“石桥鸣水孤村晚”,进一步描绘了山行途中的环境。石桥、流水、孤村、傍晚时分,这些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石桥上的流水声,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而“孤村”二字则强化了这种孤独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与深邃。
最后一句“花落春残雨气微”,将画面推向了结尾。春日即将结束,花朵凋零,细雨蒙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哀愁。这不仅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无奈与伤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在孤独旅程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
逸士逃江海,息影卧丘园。
育物莳嘉植,冥心观化原。
百卉各尔媚,乃眷倾阳根。
丹蘤耀朱夏,翠茎承露繁。
卫足智以周,凌寒道弥存。
众美既有合,贞性固宜敦。
撰德拟松柏,袭芳偕兰荪。
永怀慎勿伐,玄契渺忘言。
居常理家教,怪尔远诗书。
对面起嗔恚,恩情乖本初。
朅来远离别,音耗閒居诸。
岂无公家饭,念尔靡来胥。
童孙及稚子,渐已分龙猪。
苟能应门户,岂必乘轩车。
天意难预识,多忧徒自拘。
采衣但在目,至乐固无馀。
中岁抱微痾,乞骸归林下。
衣食寡所营,因之学耕稼。
披蓑唾老手,鞭牛自芸耙。
四体虽力勤,丰稔荷天借。
壅瓜复畦芋,妻孥获存藉。
岂云偕隐沦,聊取禦冬夏。
今春应诏起,楚台策高驾。
法家贵深严,迂疏非流亚。
黔黎苟无补,安用积罪骂。
次且答皇情,归与旧茆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