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蓦山溪·其二停云竹径初成》
《蓦山溪·其二停云竹径初成》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蓦山溪

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

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

行穿窈窕,时历小崎岖,斜带水,半遮山,翠竹栽成路。

一尊遐想,剩有渊明趣。

山上有停云,看山下、濛濛细雨。

野花啼鸟,不肯入诗来,还一似,笑翁诗,句没安排处。

(0)
注释
小桥:简陋的小桥。
流水:潺潺流水。
故人:老朋友。
风烟杖屦:形容旅途中的简朴行头。
窈窕:曲折蜿蜒。
崎岖:山路不平。
翠竹:青翠的竹子。
遐想:悠远的想象。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停云:象征隐居或高洁之云。
濛濛细雨:轻柔的细雨。
不肯:不愿意。
笑翁:可能指诗人自己,自嘲为‘笑翁’。
翻译
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
呼唤老友前来,与我一同漫步,手持风烟杖履,享受山水之间。
行走在弯曲的小路上,时而经过小山坡,路边有溪流相伴,半山腰被绿竹遮掩,形成一条翠竹之路。
一杯美酒引发遐思,仿佛陶渊明的意境。
山顶上停着白云,山下则是蒙蒙细雨。
野外的花朵和鸣叫的鸟儿,不愿被我写进诗中,就像我的诗,似乎总缺少恰当的描绘之处。
鉴赏

这首《蓦山溪·其二·停云竹径初成》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画面。小桥流水,诗人欲前往前溪,呼唤老友共赏这风烟竹径的雅趣。他们漫步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翠竹夹道,山水相映,景色宜人。

词人借景抒怀,想象陶渊明般的隐逸生活,感叹山中停云之静美,山下蒙蒙细雨更添诗意。然而,他发现即使有美景,野花啼鸟并未如诗中所述般入眼,仿佛在嘲笑他的诗句无法准确捕捉这自然的灵动。此词以景寓情,流露出词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表达自然之美的无奈。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谷日高澹庵同王姚陈三明府集海幢限韵

鹤盖相过尽日曛,清词尤胜鲍参军。

卢能入定身成树,何点为官肉未荤。

静揽波光春自动,同怜噩梦意俱焚。

明时况复须王佐,花转洪钧气欲氲。

(0)

寄张稚公

九日西园菊正芳,朱明洞口鹤声长。

摊书每自收芸阁,揖客犹能搆玉堂。

世即有材难并理,君原无滞易相当。

去年冬月梅花下,欢喜怀人又一霜。

(0)

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其一

黄河策马到潼关,却似梅花岭外还。

一县政成留姓字,千秋交谊重人间。

临岐道路迎红叶,济世风云起白山。

西岳芙蓉多秘迹,好从方士授金丹。

(0)

滩梦

江湖无计百情疏,灯暗更阑掩梵书。

不似钟声归海寺,分明秋色满华胥。

罗浮蛱蝶魂偏冷,庾岭宾鸿雪正初。

乍觉只嫌衫絮薄,始知药碗强扶予。

(0)

过飞来寺·其三

碧波深绕树丛青,画栋朱甍出化城。

千古竟谁知静理,一时行客动閒情。

玉环归洞虚持捉,锦缆盘江讶重轻。

举世劳劳何事好,吟残微雨月微明。

(0)

海珠寺·其一

三山漂却此山存,南渤横流足巨吞。

宝角寒星飞水国,玉鞍神马堕云根。

磬沉响跃扶桑日,龙过身遮古寺门。

我似漆胶移未得,上方钟鼓对黄昏。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