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无计百情疏,灯暗更阑掩梵书。
不似钟声归海寺,分明秋色满华胥。
罗浮蛱蝶魂偏冷,庾岭宾鸿雪正初。
乍觉只嫌衫絮薄,始知药碗强扶予。
江湖无计百情疏,灯暗更阑掩梵书。
不似钟声归海寺,分明秋色满华胥。
罗浮蛱蝶魂偏冷,庾岭宾鸿雪正初。
乍觉只嫌衫絮薄,始知药碗强扶予。
这首诗描绘了江湖夜色中的孤寂与深沉,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江湖无计百情疏”直接点出江湖生活的孤独与淡泊,暗示诗人可能经历了诸多世事变迁,内心的情感逐渐变得疏离。接着,“灯暗更阑掩梵书”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宁静,通过“灯暗”和“更阑”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静默的氛围,而“掩梵书”则表明诗人选择在这样的夜晚阅读佛经,寻求心灵的慰藉。
“不似钟声归海寺,分明秋色满华胥”两句,对比了现实与想象中的景象。诗人似乎在感慨现实中无法听到归向海寺的钟声,而只能感受到满眼的秋色,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这里的“华胥”可能象征着一个理想化的世界,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后四句“罗浮蛱蝶魂偏冷,庾岭宾鸿雪正初”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罗浮山上的蝴蝶似乎感受到了寒冷,庾岭的鸿雁在初雪中飞行,这些意象都带有淡淡的哀愁与凄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敏感。最后,“乍觉只嫌衫絮薄,始知药碗强扶予”表达了诗人对身体与精神状态的自我察觉,通过衣物的薄厚与药碗的使用,暗示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以及对健康与精神寄托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湖夜色下的个人情感与思考,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