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波光涌,秋深露气寒。
观涛心欲壮,击楫道偏难。
灯火渔家集,帆樯估客欢。
江南多泽国,此地却同看。
月出波光涌,秋深露气寒。
观涛心欲壮,击楫道偏难。
灯火渔家集,帆樯估客欢。
江南多泽国,此地却同看。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渡过苑家口时所见的月色与水天一色的美景,巧妙地将江南的特色融入其中,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首句“月出波光涌”,以“涌”字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照耀下水面泛起的波光粼粼景象,仿佛整个水面都在月光的照耀下跳跃着,充满了动态美。次句“秋深露气寒”,通过“深秋”和“露气”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观涛心欲壮,击楫道偏难”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壮阔江面时内心的激荡与挑战。一方面,诗人渴望在波涛中展现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另一方面,实际操作中却可能遇到种种困难,体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灯火渔家集,帆樯估客欢”描绘了一幅渔村夜归图,灯火点点,渔家相聚,欢声笑语,与前文的壮阔江面形成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另一面——温馨与和谐。最后,“江南多泽国,此地却同看”则以江南的广阔水域为背景,强调了眼前景象与江南水乡的相似之处,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渡河的独特风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活、对家乡的深情厚意,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画面感的佳作。
一部周官,学问渊源,山斋得来。
最雄姿直气,不涂脂粉,仙风道骨,不涴尘埃。
万里青云,相期阔步,底事向天门折翼回。
君知否,这白衣御史,卿相胚胎。时人休用惊猜。
机会到功名节节催。
看蒲质易凋,何如松茂,菊花已老,须是梅开。
万事何难,时来得做,且信天工次第排。
从今去,愿径游璧水,直上兰台。
满襟霁月皎无尘,爱客宁嫌客过频。
倚竹题诗惊思妙,傍花寻柳见情真。
如今南浦伤行客,此处西湖有主人。
与著三年端的约,孤山同访早梅春。
夫君论事回天力,斯文如贡厥篚织。
天葩瑞时来帝傍,天香染衣未渠息。
因携天上白琅玕,散作天花天女识。
冰清谁似乃翁誉,玉麈孩视宁馨色。
月中疏影射银汉,雪里樛枝护磐石。
望林笑策盖世勋,万户侯封为公得。
吹彻楼头画角春,十行朝拜睿思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