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南风旨,虚堂此夕弹。
正声传不易,俗耳听终难。
峭壁虫音绝,乔枝鹤梦残。
坐来消万虑,斜月上危栏。
自得南风旨,虚堂此夕弹。
正声传不易,俗耳听终难。
峭壁虫音绝,乔枝鹤梦残。
坐来消万虑,斜月上危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听琴》,诗人以南风为引,描绘了一幅静夜听琴的画面。"自得南风旨"表达了对音乐意境的领悟,"虚堂此夕弹"则点出夜晚在空旷的厅堂中弹奏。接下来的"正声传不易,俗耳听终难",强调了琴音的高雅与世俗理解的不易,暗示了琴乐的超凡脱俗。
"峭壁虫音绝,乔枝鹤梦残"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琴声的深远和宁静,连峭壁上的虫鸣和乔木间的仙鹤梦都被琴声打断或唤醒。最后两句"坐来消万虑,斜月上危栏",诗人沉浸在琴声中,所有的忧虑都暂时消散,只有那斜月映照下的栏杆见证了这一份心灵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听琴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欣赏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