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聊偃息,泌水可忘餐。
黄鸟林中听,青山江上看。
云流石几净,花落竹房寒。
短发偏宜散,何须制箨冠。
衡门聊偃息,泌水可忘餐。
黄鸟林中听,青山江上看。
云流石几净,花落竹房寒。
短发偏宜散,何须制箨冠。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燕居》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画面。首句“衡门聊偃息”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暂且在简陋的门前小憩。次句“泌水可忘餐”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泌水之水甘甜,足以让人忘记饮食的欲望。
“黄鸟林中听”写诗人倾听林中的黄鸟鸣叫,享受大自然的和谐之声,体现了他的闲适心境。接下来,“青山江上看”则转向远处的景色,青山倒映在江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云流石几净”描绘了白云飘过,石头显得格外洁净,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静谧的氛围。而“花落竹房寒”则通过花瓣飘落,竹屋微凉,暗示了时光流转,季节更替。
最后两句“短发偏宜散,何须制箨冠”以个人形象作结,诗人自嘲头发稀疏,更适合让头发自然披散,无需再佩戴繁琐的竹冠,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惬意与淡泊,富有哲理意味。
十日狂风,都断送、杏花红去。
却是有、海棠枝上,一分春住。
桃叶桃根浑未觉,樱桃杨柳成轻负。
强尊前、抖擞旧精神,谁能许。
时不再,欢难屡。
心未老,杯频举。
尚不妨领略,登临佳处。
山接武陵余胜气,江吞大别仍东注。
叹圣贤、功业与江山,无今古。
潜藩报政,玉座勤深眷。
假节上青霄,正霜风、轻寒翦翦。
天香怀袖,凝燕得从容,占喜色,送新声,潋滟金荷满。
趣装入相,盛事应重见。
尽待苦留连,怕九重、兴思见晚。
休文未老,金带称围腰,丹禁密,凤池深,不但长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