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怨王孙/忆王孙》
《怨王孙/忆王孙》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词  词牌: 河传

梦断漏悄。愁浓酒恼。宝枕生寒,翠屏向晓。

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玉箫声断人何处。春又去。

忍把归期负。此情此恨此际,拟托行云。问东君。

(0)
鉴赏

这首诗是《怨王孙》或《忆王孙》,出自唐末宋初的无名氏之手。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思念与哀怨情绪。

"梦断漏悄",这一句直接切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梦境的断裂象征着某种美好的失落,而“漏悄”则是时间流逝的无声告白。紧接着,“愁浓酒恼”,酒在这里不仅是一种解忧的媒介,更显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烦恼与苦楚。

"宝枕生寒,翠屏向晓",夜晚的寂静中,宝石雕饰的枕头也无法阻挡寒意的侵袭。翠绿色的屏风在曦光初照之时显得格外凄凉,这些细节描写都在强化诗人孤独与冷清的情感。

"门外谁扫残红",这一句则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问。残留的花瓣或许象征着已逝的爱情或友谊,而“门外”这个词更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夜来风。玉箫声断人何处",夜晚的微风中夹带着玉箫断续的声音,让人不禁想象诗人的身影在哪个角落里独自低吟。这不仅是声音的断续,更是心绪的牵动。

"春又去。忍把归期负",春天即将逝去,而诗人却无法承受再次错过回家的痛苦。这里的“忍”字用得尤为沉重,彰显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此情此恨此际,拟托行云",这是诗人对目前情感状态的总结。在这个时刻,他选择将自己的爱恋之情和深沉的怨恨托付给飘逸的云朵,或许是在寻求一种超脱世俗的慰藉。

最后,“问东君”,这里的“东君”很可能是对月亮的称呼,诗人似乎在向夜空中的明月发问,询问自己的未来或是心中所系之人的消息。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的倾诉,也是内心独白的一种形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环境与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波动和哀怨之情。它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的小作,更是对人生无常与时光流逝的一种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赠风水僧

向人说葬又谈空,郭璞瞿昙并入宗。

背得山经如诵咒,顶将禅笠去寻龙。

遍为檀越裁生圹,预定公侯出某峰。

想亦自营归寂处,一丘卵塔种青松。

(0)

答陈龙图

耆旧凋零尽,吾犹及太丘。

岂云清易挹,自是广难周。

尚絅烦翁教,书绅到老休。

何由陪几杖,共看海山秋。

(0)

强甫西上

平进差贤似躁求,乃翁岂不为儿谋。

今寒畯士难京秩,古子男邦亦小侯。

翘馆讵宜频造请,孤山虽好勿淹留。

谁言此老心如铁,临别无端作许愁。

(0)

寄翁丹山侍郎

阅尽诸公上要津,丹山除目一番新。

六卿尤重大宗伯,九制须还老舍人。

太史将封乃留滞,纪瞻虽召尚逡巡。

应怜公干今衰病,频寄书来寂寞滨。

(0)

寄沂孙

帝失遗珠不知处,离朱象罔遍咨询。

彼皆宗此于方外,汝独问之于水滨。

求我声音难见佛,得吾骨髓别无人。

即今牛骥嗟同皂,天网何时罩凤麟。

(0)

挽林武博二首·其二

畴昔论交四十霜,知公出处我尤详。

召来空赏凌云赋,麾去全疏偃月堂。

近寄丽蔘怜老病,忽吟楚些隔存亡。

从今野叟凝尘几,无复三溪字数行。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