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温州朱尚书并呈军倅崔太傅》
《寄温州朱尚书并呈军倅崔太傅》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永嘉名郡昔推名,连属荀家弟与兄。

教化静师龚渤海,篇章高体谢宣城。

山从海岸妆吟景,水自城根演政声。

今日老输崔博士,不妨疏逸伴双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远古名郡的怀念,以及对当地显赫家族的赞誉。开篇“永嘉名郡昔推名”表明诗人对于历史上的永嘉郡充满敬仰,认为那是一个值得尊崇的地方。紧接着,“连属荀家弟与兄”则指出了在这片土地上有连续几代的荀氏家族成员,他们或许是学者、官员或其他社会贤达。

“教化静师龚渤海,篇章高体谢宣城”中的“龚渤海”和“谢宣城”可能是当地历史上的两位著名人物,“教化静师”暗示龚渤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或学者,而“篇章高体”则表明谢宣城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造诣。

接下来的“山从海岸妆吟景,水自城根演政声”描绘了一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美丽画卷。这里,“山从海岸妆吟景”可能是指山势连绵至海岸边,形成了如同妆点般的自然景观;“水自城根演政声”则暗示着水流绕城而过,象征着治理与和谐。

最后,“今日老输崔博士,不妨疏逸伴双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事已高、才华不如当年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诗人提到“崔博士”,可能是在向某位学者或官员致敬,而“疏逸伴双旌”则是希望自己的文采和精神状态能够与那些伟大的人物相匹敌,即便不能超越,也愿意追随他们的光辉。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名郡的怀念,对当地家族和人物的赞美,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操。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沁园春.忆春草轩

最忆当年,膝下承欢,春风草堂。

有桃花堤畔,锦霞晴灿;游鱼潭底,翠尾悠扬。

一带疏篱,千层怪石,碧映琉璃水一匡。

尤堪忆,是女为君子,学步书房。

可怜无限思量,忍轻送莺花负艳阳。

记北海尊开,歌珠如垒;东山月上,妆镜浮光。

往事难忘,前因犹在,倚遍庭柯几断肠。

从今后,与登楼王粲,一样思乡。

(0)

沁园春.咏水仙花

异卉奇葩,携取瓷盆,清泉灌培。

认根原盘结,蒜山因在,叶分戌削,葱岭经来。

云护前身,水流今日,金玉镶成一种才。

炉烟畔、琴床砚匣,尽可相陪。芳姿已出尘埃。

故不向、春风暖处开。

近阑干晓日,晴香乍吐,纱窗夜月,素影低徊。

洛浦情遥,湘江意隔,解佩幽怀莫浪猜。

端详久,想珊珊风骨,才下蓬莱。

(0)

游西湖二首·其二

千首西湖合与诗,东风花信任迟迟。

陶然云水三春意,似有凫鸥几个知。

镜面湖光含曙色,佛头山子醮清漪。

何能卜筑孤山下,一日频游十二时。

(0)

初至汉阳赋赠王别驾

鹦鹉洲西却月前,茫茫江水接空天。

郎官佐郡还三府,夏口行春已六年。

北阙早知廷尉直,南楼重见庾公贤。

汉阳有树皆杨柳,未识栖乌向那边。

(0)

春柳

十里横塘半积烟,春风何处最堪怜。

长堤鸟语不知处,轻絮无声入酒船。

(0)

自湘阴出洞庭湖

楚客长征逐塞鸿,片帆迢递过湘东。

秋高欲试垂天翼,水阔堪乘破浪风。

汉口山从云外出,岳阳楼在角声中。

莫言雨雪多饥渴,此后前程路不穷。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