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食河豚晚食鲈,两鱼风味绝悬殊。
怀归未必因兹品,适口何能计此躯。
春岸荻芽常喜有,秋风莼菜不愁无。
笑他俗子甘鳅鳝,为此杯羹戒不虞。
午食河豚晚食鲈,两鱼风味绝悬殊。
怀归未必因兹品,适口何能计此躯。
春岸荻芽常喜有,秋风莼菜不愁无。
笑他俗子甘鳅鳝,为此杯羹戒不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品尝河豚和鲈鱼的美味,两种鱼的风味各有千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食物的雅致享受,并非因追求这些佳肴而归隐。春天的荻芽和秋天的莼菜都让诗人感到愉悦,无需为食物担忧。
诗人的态度显得既豁达又不失雅趣,他笑谈世俗之人只知贪图鳅鱼鳝鱼,却对自己的品味有所坚持,通过这杯美酒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沉迷。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
语言上,这首诗采用了鲜明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如“风味绝悬殊”、“春岸荻芽常喜有,秋风莼菜不愁无”,这些表达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同时,“笑他俗子甘鳅鳝”一句中的“俗子”与“我”的对比,更突显出诗人个人的品位和选择。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表现诗人生活情趣和个人修养的诗作,通过对食物的享受和对自然恩赐的珍视,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秋叶声乾,春华梦窄,楼台莫驻流光。
往迹谁寻,溪杨著遍新霜。
关河总入沧桑感,况细枝、横带垂杨。
问诗心、何许天涯,立尽苍茫。
閒愁不在登高处,在虫阶微雨,马背斜阳。
旧话贞元,银笙休按红腔。
鞭丝帽影长安道,算几经、饭熟黄粱。
剩西山、城角遥青,冷照衣裳。